《繁花》一播出,就在圈内掀起了惊涛骇浪,尤其是那些忠实的老港片粉丝,纷纷挖掘出各种经典梗来热议一番。其实,王家卫一直是个充满故事的男人,从早期的文艺片到如今的这部剧,他那股子任性劲儿一直没变过。尤其是剧中第11集那段,看似普通的家庭小冲突,实际上却隐藏着王家卫三十年前的一段恩怨。
这段恩怨,要追溯到90年代初。那时,王家卫拿着投资人蔡松林的钱,打算拍摄一部武侠片,《东邪西毒》,阵容豪华得让人咋舌,几乎全是香港影坛的顶级演员🎭️。拍摄地选在了陕西榆林和宁夏的沙漠,原计划分上下两部来拍,但王家卫向来拍片慢,尤其是在第一天的镜头上纠结了好久。投资人看着钱飞得飞快,进度却如蜗牛般缓慢,急得不行,便让监制刘镇伟拿着同一班人马赶紧拍另一部片子回本。
于是,刘镇伟白天拍王家卫的文艺武侠,晚上换装拍喜剧,演员🎭️们累得不行。《东成西就》就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拍完,1993年上映,票房拿下2300多万港币,成功进入香港票房前十,豆瓣评分高达8.7。而反观《东邪西毒》,直到1994年才上映,票房仅为900多万,评分8.6,虽然后来凭借威尼斯奖获得了一些荣誉,但商业上的失败已不容忽视。王家卫虽然挂名监制,但对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无厘头风格显然不感冒,心里肯定憋屈。投资人只顾赚钱,他也只能忍气吞声。
转眼三十年过去,王家卫已经转战电视剧,2023年12月《繁花》首播。剧中的胡歌饰演的宝总,有个兄弟叫陶陶,他经营海鲜生意却不安分,婚姻也到了崩溃的边缘,妻子芳妹性格粗暴,动不动就对陶陶发火,还常常试图强迫亲近。芳妹这一角色的塑造非常特别,几乎全程没有正面镜头,只有侧影和后脑勺。第11集里,芳妹在家看电视,屏幕上放的正是《东成西就》,刘嘉玲饰演的周伯通喊着“三花聚顶”,声音刺耳。此时,芳妹扑向陶陶,试图强迫亲热,整段情节看似与剧集的优雅氛围格格不入,却硬是插了进来。
这一切并非偶然,王家卫显然通过芳妹这个粗俗的形象暗指那部喜剧电影,实际上是在直接回击三十年前的旧账。镜头故意避免正面,仿佛在告诉观众,这个角色不过是个符号,根本没有人性可言。甚至在结婚照中,芳妹也没有露脸。陈溱饰演的芳妹在剧中的处理简直狠绝,完全没给她留下任何正面形象。陶陶之所以惧怕芳妹,不仅因为她的暴力,还因为她在夜里强行要求亲近,这些情节与《东成西就》形成了鲜明对比,王家卫的嘲讽意味也扑面而来。
至于刘镇伟,他后来继续拍摄喜剧,1994年的《大话西游》成为了经典。而他和王家卫原本是朋友,一起创办了泽东电影公司,还拉来了邓光荣投资,原计划通过《东邪西毒》大展宏图。但谁知,进度问题闹得一团糟,最终刘镇伟用快节奏救了场,但也让王家卫的面子受损。蔡松林的投资决定,虽然当时看起来务实,但对王家卫的艺术追求却是一次打击。
2008年,王家卫推出了《东邪西毒》终极版,重新剪辑后的影片评分升至8.8,算是找回了点面子。如今,在《繁花》中的这一细节,仿佛是王家卫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方式,三十年后才终于还清了这笔账。当观众发现这一点🕐️后,网上的热议一片,王家卫这一招真是既阴险又解气,整个剧集向港片致敬的同时,也加入了不少细节。钟镇涛在剧中的客串、十个老板娘围攻的场面,都让人联想到经典的港片如《金玉满堂》和《唐伯虎点秋香》。
那个时候,明星️云集,市场火爆,但投资压力也大。王家卫的慢工出细活和刘镇伟的速战速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拿奖,后者赚票房,尽管两人的道路不同,但最终都成了经典。如今,《繁花》播出后大获成功,豆瓣评分高,讨论度也爆棚。第11集那段情节被认为突兀且与主线无关,但却成了王家卫的私人宣泄,芳妹看电视时,刘嘉玲的口号喊声与她强迫陶陶的情节相呼应,讽刺意味十足。
三十年恩怨,竟然通过这一细节得到了了结。王家卫用电视剧的方式回击电影中的旧事,圈内人早已看懂,笑意满满,而观众则挖掘出这一层含义,乐在其中。王家卫见证了香港电影的起伏,他的任性与文艺气息,在《繁花》中依旧延续,未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