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许多人对吴彦姝并不陌生,但当提到“国民奶奶”这个称号时,大家便会立刻想起她那张和蔼可亲的面孔。她的面影在众多热门电影中频频出现,从一个平凡的话剧演员🎭️到退休后的意外回归影视圈,吴彦姝更是成为了票房的女王,背后的故事甚是精彩,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吴彦姝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为大学毕业生。在她的青少年时期,家庭迁移至山西,吴彦姝在完成高中学业后,便考入了山西省话剧院,年仅18岁就成为了一名正式演员🎭️。1958年,她加入了山西人民话剧团,首次出演的是经典话剧《刘胡兰》,在这部作品中担任主要角色。剧团还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并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这一经历无疑为吴彦姝的演艺生涯增添了光辉的一笔。她在话剧舞台上逐渐积累经验,接过摄影机参与拍摄了她的第一部电影《流水欢歌》,在片中饰演了高小玲,成功实现了从话剧到电影的转变。
进入1960年代,吴彦姝步入婚姻,她的丈夫张一非是一名医生,后来转行成为作曲家,并曾担任山西音乐家协会主席。两人育有一女,名叫张荷儿,如今已成为一名编剧。虽然吴彦姝在剧团的工作很忙,但她始终能兼顾家庭,先后担任演员🎭️和导演,持续在话剧领域耕耘。
1970年代,她不断挑选影视作品,学习并掌握了许多拍摄技巧。她参与了电影《人到中年》,在其中饰演了白姨,此外还在电视剧《生死之恋》中演绎王母。尽管她在话剧和少量影视作品的道路上十分稳定,却始终未能迎来大红大紫的时刻。2003年,吴彦姝正式从山西省话剧院退休,本以为可以安享晚年。
然而,退休后的生活并不如意,丈夫的离世,以及2010年父母的去世让吴彦姝倍感失落,72岁的她愈发感到孤独。女儿张荷儿在北京发展事业,见母亲这样的状态,于是将她接到了首都居住。吴彦姝73岁时,借助女儿在影视圈的朋友,获得了电视剧《手机》中的试镜机会,顺利获得了伍月母亲的角色。导演高度认可她的表现,这一契机彻底改变了吴彦姝的职业生涯,虽然起步稍晚,但她凭借丰富的演出经验迅速站稳脚跟。
2011年,她接连出演了《西游记》电视剧中毗兰婆菩萨的角色、《营盘镇警事》中的党玉妈以及《养儿防老》中的奶奶等,逐步引起了观众的关注。2016年,吴彦姝迎来了事业的转折,她在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演绎的唐秀懿角色取得了7.87亿的票房,因而被称为“国民奶奶”。随后参与的《搬迁》、《相爱相亲》等影片让她分别获得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和金马奖提名。从此,她的演艺之路愈加广阔,参与了越来越多的项目,如《你好,之华》、《动物世界》、《温暖之城之红日亭》、《花椒之味》和《流金岁月》,也凭借《又见奈良》斩获明斯克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其参演影片的总票房更是突破了百亿,因而被称为“百亿老太”。
如今,87岁的吴彦姝在公众中的声势比女儿张荷儿更为显赫,尽管进入晚年仍以“少女奶奶”的形象受到喜爱。她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多年积累的结果。早年在话剧的锤炼,退休后女儿的引荐,吴彦姝把握住了机会,年纪并不是问题,只要努力,必定能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就。
吴彦姝的生活依旧简朴,她住在北京二环内的旧楼,每日开支不超过50元。她坚持健身,87岁依旧能完成平板支撑和一字马。此外,伍彦姝还低调地捐赠了600万元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体现了她高尚的人品与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