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浪浪山小妖怪》中,四个小妖怪显然是主角🎭️,而传统上耳熟能详的唐僧师徒四人则转变为辅助角色,甚至有些沦为陪衬或背景装饰。他们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映衬出那四个小妖怪的特点。导演和编剧特意将四个小妖怪描绘得栩栩如生,以至于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被淡化、边缘化。
在这部作品中,唐僧师徒四人的重要性几乎可以忽略,毕竟他们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早在观众的心理构建了一种固定的形象。即使只以背影或模糊的姿态出现,观众也能轻易想起他们的模样。但你可能会觉得,既然他们是配角,为什么不给予清晰的展现呢?
这其实可能是导演和编剧故意采纳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蕴含了深刻的现实隐喻。他们利用背影和模糊的形象,引导观众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小妖怪们身上,而不是与唐僧师徒四人的真实形象相对比。若是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鲜明,就会无形中削弱小妖怪们作为主角🎭️的表现力,这与影片想要传达的小人物的主体性是极为相悖的。
通过背影和模糊的表现,导演和编剧传达了一个信息:在四个小妖怪的心目中,唐僧四人的印象模糊而抽象。在故事的开端,小山猪和癞蛤蟆寻找取经队伍时,曾请公鸡画师为唐僧四人绘制画像。尽管画师创作了多幅作品,他们却对与自己后来的形象相似的画作情有独钟,而对与真正唐僧师徒相似的画作置之不理。这反映出小妖怪们根本不清楚唐僧四人的真实模样。
同样,导演和编剧对唐僧师徒的印象也仅停留在他人的描述和主观想象中。人们对想象出的形象很难以清晰的样貌来表达,因此也只会向自身较为契合的形象靠近。唐僧师徒的背影和模糊呈现,反映出导演和编剧对他们的外貌并不在意,他们更看重的是四个小妖怪作为主角🎭️的光辉形象。
此外,这种留白的艺术手法,使得模糊的身影更容易激发观众的想象力。最终,导演和编剧所要传达的主题显而易见:他们不关心明星️或成功人士的样貌,而更关心的是普通大众的真实生活。普通人无需追逐远大的理想,应遵从内心的声音,努力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