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终于尝试了脱口秀的舞台。
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的半决赛上,作为长期担任领笑员的他,决定亲自登台演出,接受选手们的点评与挑战。这一场表演,他选择聚焦网络上一些关于自己“爹味老登”的讨论,以幽默的方式回应这些评价。选手们也毫不犹豫地开麦,加入了自己的梗,气氛轻松而愉快。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罗永浩的脱口秀表现到底如何。
在分析他的演出之前,先做一个声明,本文讨论的仅限于这场表演,不涉及任何外部信息或争议。对于老罗的表现,本场他选择了一个非常具有针对性的主题——回应网上对他“爹味扑鼻的老登”的调侃。他把自己50岁那天视作人生的转折点:“49岁和50岁只是一天的差别,但从这一天起,无论做什么,都被年轻人认定为‘爹味老登’。”
紧接着,他开始讲述中年人的尴尬日常,或许更精确地说,是中年男性♂️的困境。比如去健身房,别人会怀疑他是否有外遇;或是拿着保温杯喝冰水,大家以为他在调养身体,喝枸杞壮阳;年轻时别人说话没听清时会自然重复,而现在听不清了,大家就觉得他耳背,要大声重复,等等。这些都成了他表演的素材。
当然,作为中年人,自嘲和对脱发的讨论自然少不了。他甚至展示了自己的“地中海”,并拿起保温杯做了一个风趣的演绎。他也讲了自己的一些生活趣事,比如嘴上说着公园里逛累了不敢靠树休息,怕别人觉得他撞树,但当被小孩叫做“爷爷”之后,他直接“昏迷”,醒来看到一些老年人撞树的情景后,反而觉得可以加入他们。
在这段脱口秀中,有一段特别引人深思且颇具幽默感。老罗提到,许多事情,老人做起来是可爱的,而中年人做就不被接受。“比如一个老爷爷搂着老奶奶散步,大家会说‘爷爷好有爱’,但中年人若是跟伴侣手拉手散步,若敢搂着走,大家就会觉得‘这个老东西好恶心’。”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一个70多岁的爷爷穿着花衬衫,开着鲜红跑车呼啸而过,大家会说:“爷爷酷一辈子”,但若是50多岁的中年人做同样的事,大家却会批评他“油腻”。
虽然我认为这些行为是否会被夸奖或嘲笑并非全由年龄决定,而是看颜值和身材,但老罗从这个角度切入,确实带给人不小的思考。
显然,老罗对于自己被贴上“老登”的标签感到些许不满,但同时,他也展现了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在表演的结尾,他阐述了“好老登”和“坏老登”的理论,试图通过幽默的方式自嘲,回应外界的标签。
至于他到底是“好老登”还是“坏老登”,抑或是“登不登”的问题,我不做评价。但仅从脱口秀的表现来看,如果这是他亲自编写的稿子,内容已经相当不错。虽然若换成其他人来表演,效果未必会达到同样的水平。
从表演技巧和节奏上看,老罗毫无疑问依旧保持了高水平。整个过程既松弛又自然,展现了他扎实的功底。节目组显然也别出心裁,在表演前就给脱口秀演员🎭️们发了灯,增加了些许悬念和看点。
不过,表演结束后,选手们纷纷开始了他们的点评环节,气氛立刻变得活跃起来。在李宇春为老罗拍了两盏灯的情况下,鲁豫并没有给予他灯光支持,大张伟则直言“你的表演只值三灯”。而鲁豫则表示,他觉得老罗的表演虽然很有潜力,但仍有成长空间,因此给予三盏灯的评分。
最有趣的部分来自于大张伟的调侃。他接着说:“罗老师当然有数,罗老师报名撞树去了,心里肯定有数。”这一评论引得全场大笑,也让脱口秀的“梗”元素再度爆发。
尽管大多数选手都为老罗拍了灯,但在点评时,他们毫不保留。尤其是高寒,他用一种微妙的方式开始点评:“罗老师这段表演挺好,你自己也有数吧?”而小四爷则更为犀利,他认为老罗的表演线下效果要好一些,不太适合线上表演,这一点🕐️评显得尤为尖锐。
老罗对此谦虚回应:“我可能是线下型的。”但是小四爷并没有就此罢休,补充道:“不过我还是给了你灯,你知道我们领笑员也会说一些场面话。”
张骏则表示:“今天表演状态可能太松弛了一点🕐️。”这番点评显然让老罗颇感意外。
整场点评下来,老罗的情绪有些波动,显得有些紧张。毕竟,他没料到这场表演的点评会如此激烈。
综上所述,节目组在安排这些互动时的巧妙布局不言而喻:用脱口秀的方式解决脱口秀演员🎭️之间的“恩怨”,既不失风度,又能带给观众欢乐,是一个相当巧妙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