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人于水土”这句话常被人提起。多年来,许多人认为相声是一项源于北方的艺术形式,纵然像德云社这样声名显赫的团体,也似乎难以在江南立足。然而,德云社似乎对此见解并不认同,毅然决然地在繁华的上海滩开启了新的剧场。
现如今,备受瞩目的上海德云社的内部装修工程已接近尾声,开业的日子指日可待。它的内部环境也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与德云社在北方小园子里的传统布局相比,上海德云社的风格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一种传统艺术,相声的魅力在于它的文化底蕴。北京德云社的剧场大致上保持着传统中式风格,雕梁画栋、红灯笼和木栏杆,观众席上排排座椅,有些还摆设了八仙桌,搭配以瓜子和盖碗茶的经典元素。而上海德云社却采取了现代剧院的设计理念,装修简约而不失时尚,色彩鲜明,座位区呈阶梯状,由通道分隔成多个区域。
北京的德云社通常空间有限,位置紧凑,座椅之间几乎无缝相接,如果再加上桌子,就会占据更多的空间。而在上海德云社,宽敞的舞台令人期待,座位区则被划分成多个区域,结合了高挑的上部空间,听说容纳了约300名观众,阵仗可谓是小型专场。
有网友对此调侃道,或许可以考虑在开场时邀请芭蕾舞团助阵,中间夹杂相声表演,再在最后来一支交响乐团的精彩演出。还有的网友则表示,显然这样的舞台设计是兼顾相声与脱口秀的双重需求。
倘若真是如此,反而是件好事。如今,脱口秀在年轻人中十分火爆,这样的做法不仅能提升剧场的使用频率和收益,还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前来捧场。
北京的德云社大多只销售饮料与坚果等小食,然而上海德云社则打破常规,在入口通道的拐角处设立了一个咖啡售卖点。这一变化的背后,有着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当年,海派清口在上海滩引发轰动,周立波的演出一票难求,与郭德纲并称,是南派笑星的代表性人物。曾有人提议让他们二人同台演出,周立波婉拒,理由是“一个吃大蒜头的和一个喝咖啡的怎么可以在一起呢”。
转眼间,时光已过去13年,曾经风光无限的周立波已隐退于江湖,而郭德纲却依然屹立相声界的巅峰,承接着国内外的演出,门票更是难求。更令人惊讶的是,郭德纲如今的德云社已经开到了周立波的故乡,繁华的上海滩。
面对周立波关于大蒜与咖啡的调侃,郭德纲曾未作回应,而现在,借上海德云社的开业,他似乎为这一段恩怨画上了句号。有人则表示,更喜欢八仙桌的传统模式,觉得失去了瓜子和盖碗茶的上海德云社缺少了一些京味。
不过,舞台与观众区之间仍有一大片空地,听说未来会设置桌椅,这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观众的遗憾。其实,过于纠结于此并无必要。上海的文化海纳百川,德云社的转变实则是一种入乡随俗,拉近与上海观众距离的良策。
谁知道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出现边喝咖啡边听相声的新潮流呢!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革,艺术也需要与时俱进,而这一点🕐️,上海德云社做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