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导演去世后,她比自己小14岁的丈夫悲痛欲绝。他曾经被嘲笑为“软饭男”,却与比自己年长11岁的杨洁及她的三个孩子共同度过了一生,最终用他们的坚守让那些曾看衰他们的人哑口无言。原来,杨洁导演才是“姐弟恋”的真正开创者。
早年间,杨洁并非导演,而是一名22岁的播音员,在青岛的广播电视台工作。那个年纪,充满了青春与活力,她邂逅了外文系的才子周传基。周传基在电影界有着显赫的地位,张艺谋、陈凯歌等著名导演曾是他的学生。杨洁与周传基一见钟情,迅速陷入了热恋。然而,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家长、领导甚至社会的反对。
电台的领导劝杨洁:“天下好男儿多得是,何必在这一棵树上吊死。”她的父母也说:“他成分不好,配不上你。”然而,年轻的杨洁被爱情蒙蔽了双眼,尽管外界纷纷反对,她仍然坚定地选择了周传基。两人很快结婚,随后有了三个孩子。
婚后的生活却远不像恋爱时那般浪漫,充满了生活的琐碎与压力。尽管两人都是有才之人,尤其是周传基,他从名门世家出身,对家务一无所知;而杨洁却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事业上,对家庭关心少之又少。再加上那个特殊时期的政治压力,两人之间的矛盾与争吵逐渐增多,最终连“大打出手”也成了常态。婚姻在36岁时走到了尽头,杨洁带着三个孩子选择了离婚。
在那个年代,单亲母亲的生活并不容易。杨洁经历了外界的非议和生活的艰难,但她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一边辛苦工作,一边独自抚养孩子。她最终加入央视戏曲组,遇见了改变她一生的男人——王崇秋。当时,王崇秋刚从部队转业,年轻帅气且充满活力,而杨洁已经是40岁的知名导演,带着三个孩子。
这对年龄、身份差异悬殊的两人,外界认为他们根本不可能有爱情。但爱情的到来从不按理出牌。王崇秋不在乎杨洁的年龄与婚姻状况,而杨洁则对自己的年龄和孩子有所顾虑,始终拒绝王崇秋的追求。然而,王崇秋并未放弃,三年来,他为杨洁的孩子们辅导功课,接送孩子,甚至在节日里亲手送腊肉。尽管杨洁屡次拒绝,但王崇秋依然坚持,最终打动了她的心。
他们的婚礼简单朴素,甚至显得有些寒酸——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亲朋好友的祝福,只有一桌粗茶淡饭。然而,对他们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的深情与坚持。
婚后的生活并不平坦,年龄差距和背景的不同时常带来摩擦。外界对于王崇秋的质疑声不断,有人说他是“软饭男”,有的则认为他只是想“攀高枝”。这些压力没有将他们打倒,反而让他们更加团结,共同解决问题。
结婚第二年,他们迎来了女儿杨云菲。为了感谢杨洁在高龄时仍愿意为他生孩子,王崇秋特别要求女儿随母姓。杨洁在接受了《西游记》的导演工作后,迎来了人生的一次重大挑战。拍摄条件艰苦,资金匮乏,技术落后,外景地条件险恶,许多摄影师都因难度太大选择放弃。但王崇秋毫不犹豫,承担起剧组唯一的摄像工作,为杨洁排忧解难。
拍摄过程中,困难接踵而至。为了拍摄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王崇秋挖了三米深的坑,躺在其中仰拍,结果蚊虫叮咬得全身溃烂。而在拍摄“天河牧马”的场景时,他又因毒虫的叮咬患上了终身不愈的白癜风。在资金接近枯竭之际,杨洁将他吊在直升机外拍摄航拍镜头,这样的危险情形随时可能丧命。然而,王崇秋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始终坚定地支持着她。
剧组内部的矛盾也让杨洁陷入了孤立,主演们纷纷去商演,给她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最艰难的时刻,王崇秋始终陪伴在她身边,安慰她、鼓励她,没有他的支持,《西游记》也许就不会诞生。最终,在王崇秋的帮助下,杨洁完成了这部经典之作,成为了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杨洁与王崇秋的感情也在这段风雨历程中变得更加深厚。他们一起走过了48个春秋,尽管外界不断质疑,但他们始终携手共进。2017年,88岁的杨洁去世,王崇秋悲痛欲绝。他在悼文中写道:“我的太阳落了....”四年后,他写成了《敢问路在何方》,让世人看到了杨洁的坚韧与努力。
他们的爱情经历了时间的洗礼,经过了无数困难与挑战,最终证明了“姐弟恋”也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与美好。对于杨洁和王崇秋的这段感情,大家或许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如何,他们用一生的坚持证明了爱情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