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真人秀里,要说哪一档能持续十年还热度不减,《花儿与少年》一定榜上有名。
上一季口碑崩塌,第六季更是跌到3.9分的历史低谷,让不少人一度断言:《花少》可能要凉了。直到“丝路季”以9.3分的神级表现救回口碑,才让这个节目重新站上高光舞台。
如今,第七季带着“同心”的主题回归,节目组显然做了功课:一方面减少了容易引发争吵的环节,另一方面在嘉宾选择上也刻意规避了“情商翻车”的风险。
先导片一出,便给观众抖了几个大包袱,其中最吸睛的,莫过于——豪宅大公开。
因为两位男嘉宾龚俊、张晚意首秀时都不在家录制,镜头的焦点落在了几位女明星️身上。
不同的装修风格,不仅展现了她们的生活状态,也透出了性格差异。
那英的家:奢华混搭,随心所欲
推开那英家的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带有民族风的门饰和泛黄的大门,时间的痕迹反而带出一种复古味道。
进门一眼能看到财神像、南洋风家具、现代感摆件、佛像与陶瓷艺术品……东西本身都不便宜,但搭配方式几乎是“想到哪儿放哪儿”。
这种不拘一格的布置,正如那英一贯直爽随性的性格——讲究舒适感,而不是设计师精心规划的规整美学。
马思纯的家:现代新中式的温润格调
马思纯家的客厅是一种克制的美。皮质沙发搭配国风抱枕,黑白撞色的家具干净利落,绿植点缀其间。
更有趣的是,她家到处能找到“马”的元素摆件,既是巧合,也是对自我身份的小小呼应。
陈数的家:低调奢华的艺术殿堂
陈数家一开门,就能感到主人家的审美修养。宽敞的客厅布置精致,巨幅挂画、复古家具、通顶书架,以及那架气场十足的黑色钢琴——这与她钢琴家丈夫的职业形成呼应。
空间之大,足以容纳十几人同时坐在沙发聊天。这样的布局,既有格调,又兼顾了生活的烟火气。
李沁的家:极简明亮,年轻干练
李沁选择在书房录制,简洁的桌面、奖杯🏆️与杂志整齐排放在书架上,大片留白让人感到呼吸顺畅。
她的空间像是都市女高管的办公室——干净、明亮、干练。
这些豪宅的“性格化”呈现,让观众不仅看到了明星️的生活品味,也让人对她们的综艺表现有了初步期待。
如果说豪宅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那么嘉宾初次碰面时的化学反应,才是判断一档真人秀能否火起来的关键。
首期中,陈数主动接过了厨娘的角色。她虽不是年纪最大的,但很自然地扮演起“家里的妈妈”:列购物清单、负责炒菜、照顾每个人的需求。
这种温柔又有分寸的照料方式,让人很容易亲近。
那英则完全是另一种画风。她在出发前明明还在车里自我提醒“少说话,别得罪人”,可到了现场就立刻放飞——直接翻看小妹的手机,还把聊天记录念给大家听。幸好在场的人都了解她的直性子,否则这一幕足够引起争议。
这种“自带综艺效果”的行为,虽然有风险,却也让节目多了几分不可预测的趣味。
结语在先导片里,《花少7》已经释放了几个信号:
- 明星️的生活细节与性格会成为稳定的看点;
- 嘉宾之间的相处氛围轻松,没有明显的冲突隐患;
- 节目形式向“体验+互动”倾斜,减少空洞的旅行打卡。
至于它能否延续丝路季的高口碑,还要看后续剧情能否持续输出真实又有趣的内容。
不过从目前的状态来看,这个老IP显然已经学会了如何在观众喜好和综艺效果之间找到平衡。
毕竟,比起互怼和争吵,人们更想看——一群性格各异的明星️,在旅途中逐渐变成真正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