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2025年暑期档,《南京照相馆》《长安的荔枝》和《戏台》三驾马车联手把暑期档该有的热闹场面烘托起来,日进斗金。
以前提到暑期档,首先会想到的是五个字:好莱坞大片。但是实际上,从2014年开始,国片自强,慢慢成为暑期档的绝对主力。尤其在喜剧、现实题材、动画、主旋律商业片上表现突出。暑期档是全年最易诞生超高票房爆款的档期,类型也相对更为丰富,尤其是动画电影总有神作出现。但是档期争夺也是“刺刀见红”。好在今年《南京照相馆》终于显出了爆款的面相,目前在日进1亿+的节奏中稳步迈向30亿+的票房。目前来看,三驾马车《南京照相馆》《长安的荔枝》和《戏台》非常有可能成为今年暑期档前三——除非《东极岛》有出人意表的超级表现。当然,今年暑期档想要冲击百亿票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挑战“霸主”
2011年的暑期档票房冠军也是当年的年度票房冠军,《变形金刚3》以约10.7亿票房断崖领先,虽然哈利波特系列在中国的票房不算特别抢眼,但是奈何那年夏天,《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开始了一场成长的告别,卖个4亿不为过,群星云集的《建党伟业》以3.96亿成为暑期档季军,时间点上卡得也非常准。其实那一年的票房亚军和季军分别是《功夫熊猫2》和《加勒比海盗4》,但是这二位都是5月底开画的,所以没有计入暑期档。相信你还是能感受到,彼时的暑期档,好莱坞大片的集团军威力。
《画皮2》(7.02亿)、《冰川时代4》(4.47亿)和《敢死队2》(3.31亿)是2012年的销冠,结合2013年的三甲《钢铁侠3》(7.55亿)、《环太平洋》(6.95亿)和《速度与激情6》(4.14亿),甚至可以算上2014年的前三名《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19.77亿)《分手大师》(6.66亿)和《后会无期》(6.30亿)。特点非常容易总结:10亿+还是道大门槛,进口片也确实还有霸主地位。邓超硬刚擎天柱,一时传为美谈,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邓超更适合综艺。彼时的韩寒还没有进军春节档,但是国产创作者已经证明,他们能在暑期档和好莱坞好好掰掰手腕了。
中国“战狼”
2015年的现象级影片不少,暑期档就有《捉妖记》一飞冲天的24亿+,那一年夏天,大鹏的《煎饼侠》卖出了11.6亿成为暑期档季军,重启的《侏罗纪世界》生猛吞下14亿+成为暑期档亚军。相比《捉妖记》,暑期档第四票房差一点🕐️到10亿体量的一部动画,显然更是现象级的回甘作品,以至于人们盘点国漫崛起,总也绕不开它,它的名字叫:《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魔兽》和《盗墓笔记》在2016暑期档都破了10亿,粉丝向电影,从题材到主演都是,那一年的暑期档季军居然是成龙大哥的《绝地逃亡》,我一点🕐️都想不起来这片子说的是啥,那年夏天也有一部遗憾的国漫,未经雕琢的《大鱼海棠》,排在暑期档第八。
2017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虽然《变形金刚5》和《神偷奶爸3》都以10亿+的惯性冲击力成为暑期档赢家,但那一年中国电影诞生了第一位自己的超级英雄:《战狼2》从暑假放到快年尾,56.94亿的“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直到四年后的《长津湖》,才成为历史。合肥女婿,一直红不起来的功夫高手,就这么成了中国电影圈大佬。
见证奇迹
见证奇迹的时刻。大片制霸暑期档的历史在2018年被改写,《我不是药神》这部现实题材卖了31亿(当年暑期档超28亿),什么概念,“从来未有事,竟出暑期档”,电影是用来放松和开心的,褒贬不一的《西虹市首富》卖了23亿,大片《侏罗纪世界2》屈居第三。2019年复刻了2018年的队形,《哪吒之魔童降世》最终票房超50亿,动画电影的票房记录要饺子多年后自己来打破。《烈火英雄》没觉得好到哪里去,但是也坐稳了第二把交椅,《蜘蛛侠:英雄远征》排名第三。
2025年的暑期档从7月20日开始,但依旧产生了最终票房31亿+的《八佰》,成为当年暑期档绝响,《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和只重映了这一部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证明了当年的片荒。2021显然创作也没跟上,《中国医生》和《怒火·重案》两部10亿+,《白蛇2:青蛇劫起》表现尚可。
2025年年底,三代蜘蛛侠同框的《蜘蛛侠:英雄无归》没有引进内地,但它还是以飓风狂飙之势,在年根上断了《长津湖》成为全球年度票房冠军的好梦,这部蜘蛛侠电影也开启了漫威乃至好莱坞式微的时代。2022的暑期档,最终卖到30亿+的《独行月球》和口碑神作《人生大事》成为档期冠亚军,那一年暑期档前10,只有两部进口片,第三位的《侏罗纪世界3》和第九位的《小黄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传》。
2023年暑期档创造了中国影史票房新高187.62亿,两部30亿+《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掷》,两部20亿+《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和《八角笼中》,以及一部口碑爆棚的国漫10亿+《长安三万里》,TOP10依旧只有两部进口片。2024年电影市场确实有些疲态,暑期档虽然有30亿+的《抓娃娃》和10亿+的《默杀》,但口碑争议非常大。前十名中的进口片数量倒是上来了,但是四部全球大卖款,到了中国市场,已经有些“乳糖不耐受”。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