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平凡之路》里潘岩那段“见义勇为”的剧情,我真是替他捏把汗——本来是想帮人,结果把自己拖进泥坑,还连累了别人,最后连“当律师”的信心都快没了。这哪是“行侠仗义”,分明是好心办了坏事,越折腾越糟心。
事情的起因挺简单:潘岩撞见陆甲不对劲,觉得这人不像表面看着那么“孝顺懂事”,一时冲动就想管管。可他没想着先留证据,既没拍照也没录视频,等事后想解释,压根说不清楚。更倒霉的是,陆甲明明不用住ICU了,他妈妈偏听了无良自媒体的挑唆,非要把儿子往“受害者”上靠,把所有锅都甩给潘岩。这些人哪管什么公序良俗,只要能博眼球、要赔偿,怎么闹大怎么来。
潘岩一开始还指望晓鸥能帮自己作证——毕竟晓鸥知道点内情,是他的“救命稻草”。可谁能想到,晓鸥一说出真相,矛头全指向了她:老家相亲对象觉得她“不干净”,她妈直接被气晕过去,好好的一个姑娘,愣是被卷成了“第二个潘岩”。潘岩和左娜、舒一南还想着帮晓鸥辩护,结果越帮越乱,最后竟传来晓鸥自杀的消息(虽然后续没说生死,但光是这事儿就够吓人的)。
经这么一闹,潘岩彻底懵了,连自己都怀疑“是不是不适合当律师”。他心里的坎儿太多了:一是自己好心帮忙,没证明陆甲的问题,反倒把自己搞成了“人人唾弃的小人”,从之前的“战损男”变成过街老鼠;二是觉得对不住晓鸥,明明能让她避开这糟心事,结果因为自己,让她落得这么惨;三是连累了爸妈,妈妈甚至想卖老家的房子,帮爸爸还旧债,连家里的亲戚都被牵扯进来议论。
这事儿里最恶心的,就是陆甲妈妈身边那个“搅屎棍”——整天在背后出坏主意,带着人去潘岩工作的律所闹,还雇人在网上带节奏骂潘岩、诋毁晓鸥。说白了,这人就是不嫌事大,巴不得把事情闹得越僵越好,说不定还能从中捞点好处。
其实潘岩的问题,就出在“太冲动”。想行侠仗义是好事,但做律师最讲究“证据”,没证据就贸然出头,很容易被人反咬一口。而且他没考虑到晓鸥的处境,只想着自己需要帮忙,却没意识到作证会给晓鸥带来多大的伤害。这也给很多人提了个醒:帮人可以,但得先想清楚后果,别光顾着热血上头,最后把自己和别人都拖下水。
剧里这段剧情也挺现实的——现在网上太多“断章取义”的事,自媒体为了流量瞎编乱造,看客们没弄清楚真相就跟着骂。就像潘岩,明明是想做好事,却被恶意解读成“欺负人”;晓鸥只是说了实话,就被网暴到想自杀。说到底,不了解真相就别乱评价,毕竟你的一句话,可能会压垮一个人。
潘岩最后能重新振作起来还好,要是真因为这事放弃当律师,那就太可惜了。希望他经这事之后能长点心:行侠仗义没错,但得用对方法,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身边的人。毕竟,只有先把自己站稳了,才能真正帮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