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多年后再看《情深深雨濛濛》,发现一个扎心的细节:陆家上下对依萍当歌女的态度天差地别。王雪琴、尔豪、梦萍一家都嗤之以鼻,觉得丢尽了陆家的脸;如萍虽然善良点,也觉得依萍 “这样做不好”;反倒是看起来最严厉的陆振华,成了陆家第一个说 “理解” 依萍的人。可这份理解,细想起来却满是讽刺。
事情的转折点是可云的事被依萍捅出来后,陆振华去了李副官家。看到他们一家穷困潦倒,看到可云疯疯癫癫的样子,他才知道五年前李副官一家被迫离开的真相。这时候他对如萍说:“现在才知道依萍为什么做歌女,她是在为尔豪的错还债,大家都在骂她,她却在默默承担。” 这话听着像个心疼女儿的爸爸,可往前看看他的所作所为,简直可笑。
首先,陆振华哪有资格怪别人骂依萍?当初依萍刚当歌女时,他第一个冲到傅文佩面前兴师问罪,指责她没管好女儿;后来还跑到大上海舞厅大闹,当众羞辱依萍的职业,把 “歌女丢人” 挂在嘴边。依萍在舞厅洁身自好,靠实力赢得秦五爷的佩服,赚钱多还有保镖保护,工作自由又体面,可他眼里只有所谓的 “陆家面子”,压根没想过女儿为什么要去做歌女。现在倒好,自己骂够了,反倒怪别人不懂事,这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双标,哪有半点父亲的样子?
其次,他所谓的 “理解” 来得太晚,还带着功利性。依萍是他亲生女儿,18 岁的年纪本该上大学,却因为家里穷只能放弃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尔杰天天有新玩具,如萍戴着新手镯,尔豪花钱如流水,可依萍和傅文佩每个月只有 20 块生活费,想多要 180 块都被他用鞭子抽得遍体鳞伤。女儿学历不够找不到好工作,被逼无奈才去当歌女,这些他从来没关心过。直到看到李副官一家的惨状,因为愧疚于尔豪造的孽,才顺便 “理解” 了依萍的苦。这哪是心疼女儿,分明是借女儿的事给自己的愧疚找补,更像是一种施舍式的体谅。
最讽刺的是,陆振华的 “理解” 只敢在如萍面前说,却从来没跟依萍道过歉。他为了李副官一家,能狠狠鞭打尔豪和王雪琴,却从没为当初鞭打依萍的事说过一句 “对不起”;如萍替王雪琴挡了一鞭子,他立马心疼地问 “疼不疼”,可对依萍身上的伤疤却视而不见。那些体谅依萍的话,说得再动听,也只是空口白话 —— 他从没主动给依萍报销过帮助李副官一家花的钱,也没真正关心过女儿当歌女时受了多少委屈。
说到底,陆振华的 “理解” 根本不是发自内心的父爱,而是愧疚感驱使下的表演。他心疼的不是依萍这些年的不易,而是自己没尽到对李副官的责任;他嘴上说 “依萍是在还债”,却没反思过真正该还债的是他自己 —— 是他的偏心和冷漠,把女儿逼到了必须靠当歌女谋生的地步。这样的 “理解” 太廉价,既弥补不了依萍受的苦,也改变不了他不是个好爸爸的事实。如果真的懂女儿,就该把这些话当面说给依萍听,用行动弥补多年的亏欠,而不是在别人面前说几句漂亮话装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