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历史题材的影迷们,有好消息了。昨天刚落幕的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上,导演方励站在台上宣布,将开拍纪录电影《被遗忘的将军》。
导演方励,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只要提起他去年拍的《里斯本丸沉没》,不少人会有印象。
尤其是今年暑假档管虎《东极岛》引发话题后,更多人不仅关注到 “里斯本丸号沉没” 这段历史,也记住了这位执着于挖掘 “冷门历史” 的导演。
而这次计划开拍的《被遗忘的将军》,正是《里斯本丸沉没》的姊妹篇——
以 1945 年美军 “红雀行动” 为核心背景,聚焦二战时期尘封 80 年的辽源战俘营事件,力求还原一段 “从地狱走向天堂” 的真实历史。
影片将由中美俄三国合拍,沿用《里斯本丸沉没》原班制作团队,制作周期长达 30 个月。01
说起来,方励被更多人注意到,确实和今年暑假档的《东极岛》热度分不开。
管虎的《东极岛》作为首部聚焦 “里斯本丸号” 事件的商业大片,它带着朱一龙、吴磊等明星️阵容和大制作光环,把 “东极岛”“里斯本丸” 送上热搜。
可没想到,影片上映后因 “历史失真” 引发争议。不少观众为了弄清真实的里斯本丸号事件到底是什么样,开始主动找去年上映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来看。
这一看,反而让方励这部纪录片出圈了。
有人直言 ,要不是《东极岛》引发争议,真差点错过方励这么好的纪录片。
这部去年 9 月上映的纪录片,没有明星️、没有特效,却在商业片扎堆的档期里创下 4000 万票房的纪录片成绩。
豆瓣 9.2 分、金鸡奖最佳纪录 / 科教片。
方励团队为了还原 1942 年 “里斯本丸号被击沉没、东极岛渔民救战俘” 的真相,花了 3 年跑遍四个国家,还走访 25 位东极岛渔民后代。
把 “爷爷躲着日军机枪划舢板”“给藏在山洞里的战俘送红薯” 这些细节搬上银幕。没有刻意煽情,却让观众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02
如今,方励带着《被遗忘的将军》回来,不仅延续二战 “被遗忘角落” 的创作思路,更在制作规格与史料支撑上升级。
相比 “里斯本丸号” 因《东极岛》有了些知名度,辽源战俘营的故事鲜为人知。 而“红雀行动”作为 1945 年美军为营救战俘策划的关键行动,此前更是极少被影像提及。
为了还原这段历史,团队下足了 “跨国功夫”:不仅基于温莱特将军等亲历者的回忆录,还搜集了中国、美国、俄罗斯、菲律宾、日本五个国家的历史文献。
从中国吉林省档案馆的战俘营管理记录,到美国国家档案馆的 “红雀行动” 机密文件,再到俄罗斯保存的盟军战俘转运清单。
每一份史料都在为故事的真实性背书。
影片的叙事核心,聚焦的是盟军将领在辽源战俘营的 “绝境与救赎”。
二战期间,这里关押过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的数百名战俘,其中就包括温莱特将军等知名将领。他们在零下 30 度的东北严寒里干重活、受折磨,却从未放弃希望。1945 年 “红雀行动” 启动后,这些在 “地狱” 中坚守的战俘,终于迎来走向 “天堂” 的转机。
方励在采访中特别提到,影片将通过“历史影像 + 现场访谈 + 特效还原” 的方式呈现这段故事。
既有从各国档案馆找到的珍贵老镜头,也会采访战俘后代与历史学者,还会用特效还原当年战俘营的布局、“红雀行动” 的营救路线,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这段历史的厚重。
03
当然,最让人触动的,是方励对这部片子的创作初衷。
在长春电影节的采访中坦言:“历史不再来,但是历史是经常轮回的,铭记历史,就是为了避免未来的战争。”
他提到,如今世界并不太平,很多人对战争的残酷已经淡忘,我们今天有必要提醒大家,世界是需要秩序的,战争是祸害人类的。
这份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和平的呼吁,和《里斯本丸沉没》传递的内核一脉相承。
前者通过渔民的救援展现 “人性之光”,后者则通过战俘的坚守与营救彰显 “和平之贵”。
目前《被遗忘的将军》已经进入筹备阶段,除了史料搜集,团队还计划前往辽源战俘营遗址、菲律宾 “红雀行动” 出发地等实地勘探,甚至会重走当年战俘从辽源到释放地的路线。
如果说《里斯本丸沉没》讲的是 “一场灾难里的生死救援”,是瞬间的勇气,那《被遗忘的将军》就是 “漫长囚禁里的坚持”,是日复一日的韧性。
期待方励能再一次把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搬上大荧幕!
不用华丽的镜头,不用夸张的剧情,凭着对历史的敬畏,让那些在辽源战俘营里默默抗争的普通人,被更多人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