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即将上映的众多爱国题材影片中,最受关注的仍然是电影《731》。尽管尚未正式公映,但“想看”人数已经攒到了约420万,仅次于《唐探3》的460万,差距只有20万,几乎触及破纪录的门槛。这股热度不仅在业内有广泛讨论,三、四线城市的观众也在积极关注,这种下沉市场的传播效应显而易见。若以《唐探3》44-45亿的票房基数作参照,理论上《731》最终票房也不难达到50亿以上,只要口碑与口径达成7分左右的水平,就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
而电影本身的关注点,也在于它对历史伤痛的直面与呈现。目前官方又释出了一组剧照,揭示了731秘密监狱以及一系列人体实验的场景。为了便于掩盖罪行,相关单位设立了编号系统,对关押、饮食、消毒等环节都进行统一管理,但最终还是被历史的证据揭穿。画面中,姜武饰演的角色站在窗边,眼神倔强、胡须凌乱,透露出深重的绝望。与此同时,日军还整理并收藏了大量实验录像,罪证如同陈列在博物馆的展品,让观众对其残暴有着更加直观的感知。电影所传递的信息量相当充足,预示着它并非只讲述一个事件,更是在全景式地还原那个时代的残酷与阴影。
回看往昔,20年前香港就曾多次以真实扎实的手法拍摄关于731的作品,包括《南京大屠杀》《死亡列车》等等,每一部都以极度真实和大胆直击人心著称。当年的《731》更是实景拍摄,甚至尸体画面也属真实,因此给人留下深刻的恐惧感。记忆中,童年时期的《黑太阳731》如同阴影般烙印在心头,如今回望,如今要找寻相关片源却渐渐困难。也正是因为历史确实存在过那些血泪与苦难,前辈们的经历不该被忘记,我们也没有资格替他们去原谅那段罪行。因此,这部新片的上映,承载的意义显然非同寻常,具有历史教育与警示的双重价值。
当然,要谈到票房,还得先把电影拍好。该片导演赵林山自2017年便开启筹备,如今已过去8年。自从定档与上映的消息浮现以来,波澜不断,去年还传出全球预映的传闻,随后又传来家长的举报声浪。今年7月31日曾传出“该片被下架/被举报”的消息,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直到如今,片方才正式宣布关键节点,明确9月18日的上映时间已成定局。这种走向会否带来票房爆发,仍取决于下沉市场的观众参与程度;对这一类型的影片来说,营销往往不以“票房导向”为唯一目标,而是希望更多人走进影院,一同见证历史的真实与沉重。
遗忘历史等于背叛。这句话在这一轮题材热潮中尤为有力。电影《731》正是在这样的共识下被推向前台:不仅仅是商业作品,更是一次对历史记忆的再凝视与再教育。若更多人愿意走进电影院🎦,去看见那些被历史掩埋、但应当被铭记的事实,那么这部影片的意义将远超票房数字,成为对历史的真实致敬与警醒。与此同时,80周年的抗日战争与反法西斯胜利主题潮持续回潮,诸如《南京照相馆》《山河为证》《东极岛》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我们的河山》《归队》等主旋律力作,也共同构成了这场“家国情怀”浪潮中的重要篇章,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历史不可忘记,记忆需要传承,正义与反思应当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