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之前,麻烦您先点击“关注”按钮,这样不仅便于您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带来更多独特的参与感,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文 | 方丈
编辑 | 幸运
初审 | 天坛
说到汪小菲家里的小杨阿姨,她已经陪伴了这两个孩子整整12年,按理说她应当算得上是家中的“功臣”之一。
大S去世后的这大半年,小玥儿和小霖霖终于回到了爸爸身边,本应是一个喜庆的时刻。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这位阿姨居然开起了直播,每天在镜头前闲聊,不时透露出家里的私人琐事。
对于马筱梅这个继母来说,本就肩负着不小的压力,现在还得应对这些来自内部的“爆料”,她心里难免有些不安。
大S去世已经有半年之久,汪小菲和马筱梅终于接过了小玥儿和小霖霖,并把他们从台北带到了北京。
这两个孩子刚到北京时,实话说,模样让人心生怜惜。小玥儿背微微弯曲,穿着的衣服显得有些不合身,整个人看起来胆怯不安。
而小霖霖虽然是男孩子,但也明显缺乏那种活泼的精气神。
马筱梅接手之后,确实投入了大量心血。她带着孩子们去购物买新衣服,周末也会安排一些户外活动。而且,孩子们的兴趣班也安排得有条不紊:钢琴、绘画、游泳,样样都有。
不过短短几个月,小玥儿的背挺直了,笑容也渐渐回到了脸上,整个人变得更加开朗、充满自信。小霖霖变得更加活跃,家里充满了他响亮的笑声。
看着孩子们的这些变化,汪小菲自然非常高兴。他本来就愧疚没能早点把孩子们接来,现在看到马筱梅如此用心照顾,心里终于放下了大石头。
随着孩子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家里的“配置”也随之升级。汪小菲聘请了专业的男性♂️家庭教师,专门负责孩子们的功课辅导,还有专门的大学生陪读员。
厨房里,换了擅长多种菜系的厨师,甚至连司机也换成了经验更丰富的。
这样一来,小杨阿姨的工作量显著减少了。以前她几乎无所不管,但现在很多工作都被专业人士替代。
按理说,工作量减少应该算是好事,但小杨阿姨的心里却渐渐产生了不平衡。她感觉自己在家中的地位被逐渐边缘化了,心里十分郁结。
最让她不安的是,孩子们的需求已经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她只会做些简单的面食,孩子们偶尔想吃的台北小菜,她完全不会做。
每当小玥儿和小霖霖提起台北的味道,小杨阿姨只能一脸茫然。新来的厨师很快就学会了几道台式菜肴,这让小杨阿姨倍感失落和自卑。
大概从几个月前开始,小杨阿姨迷上了直播。最初她只是偶尔在直播里聊聊天,聊一些家常话题。
但慢慢地,她发现直播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当她提到汪小菲家中的事时,观众的兴趣瞬间爆棚。
于是,她开始频繁开播,每次一播就是好几个小时。
在直播间里,小杨阿姨毫无顾忌。今天她说说小玥儿的新衣服,明天又提到小霖霖的学习情况,后天则开始抱怨汪小菲为她儿子安排的工作“太累、太脏”。
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家庭隐私对雇主来说是多么敏感。最过分的是,她在直播里总是一副“我在这个家里很重要”的模样,暗示观众,家里没有她的帮助就运转不了,孩子们也离不开她。
这让马筱梅看得直皱眉头,心里像吞了苍蝇一样难受。
作为聪明的女人,马筱梅清楚小杨阿姨直播中的这些言论意味着什么。作为继母,她本来就面临外界的种种眼光和评判,而现在家里的保姆又在网上乱说话,这让她的处境愈加复杂。
面对这些情况,马筱梅并没有马上发作。她知道,处理这种事情需要技巧,不能简单粗暴,免得给人留下话柄。
于是,她开始悄悄地收集证据,记录小杨阿姨直播中的不当言论,为未来的处理做准备。
马筱梅也和汪小菲商量过这件事。一开始,汪小菲还觉得小杨阿姨不过是爱说话,没什么大不了。
然而,当马筱梅将小杨阿姨直播中的言论整理给汪小菲看后,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家庭隐私被如此暴露在公众面前,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不利。
小杨阿姨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她认为,自己陪伴了孩子们12年,已经不再是普通的保姆,而是这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想法本身并无错,雇主的确应该善待长期为家庭服务的员工。但问题在于,小杨阿姨将这种情感联系误解了。她觉得自己有资格像家人一样对外谈论家庭事务,可以在直播中随意评论雇主的决定,甚至对家庭运作指手画脚。
这种越界的行为让马筱梅和汪小菲都感到十分压力山大。
特别是当小杨阿姨开始抱怨自己儿子在麻六记的工作时,汪小菲彻底忍不住了。他本心是好心安排工作,却被说成剥削,这让他感到心寒。
雇主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关系,就这样一点🕐️点地被消耗殆尽。
在这样的局面下,汪小菲和马筱梅选择了以相对温和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他们没有直接解除小杨阿姨的职务,而是以“让她去学习直播带货”为借口,给她一个体面的离开理由。
这种处理方式可以说非常高明。对外,他们可以说是在帮助员工转型,体现了雇主的人文关怀;而对内,则巧妙地化解了矛盾,避免了直接冲突。
马筱梅在回应外界的质疑时,也强调了“永远是我们的家人”这一温暖的表述,既表明了立场,又保留了体面。
如今,小杨阿姨声称自己在老家休假,正在学习新技能。这个说法不仅给她留下了台阶,也给各方留了余地。
她可以说自己主动学习提升,雇主则可以表示是在支持员工发展。
这种方式巧妙地解决了问题,也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所有人的声誉。
说到底,小杨阿姨的遭遇并不算冤枉。12年的陪伴的确值得尊重,但若工作能力跟不上需求,还在网上曝光家庭隐私,谁都无法忍受。
马筱梅用这种温和的方式处理问题,已经给足了面子。
职场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懂得分寸、摆正位置,这样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