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道即顶峰?不,出道即“待定”
塔乃花铃,2004年出生,是MOODYZ在2024年7月力推的“双属性”新人——“美少女 女子大生”。身高154cm,官方宣传资料大肆夸赞她“天然可爱,拥有丰富的写真经验”。然而,细细品味她的出道作品《地铁副本首通》,剧情与十年前的AV剧本毫无区别——痴汉公会、复仇桥段,甚至连台词都像是AI生成的。网友们一片尖锐批评:“这剧情烂得连里界编剧都懒得写,MOODYZ是不是把预算全花在买热搜上了?”更讽刺的是,MOODYZ竟为她冠上“学霸”标签,但片中她背单词的演技呆滞、眼神飘忽,像极了临时抱佛脚的大学生。粉丝尴尬吹嘘她“清纯感十足”,而黑粉则迅速把她的演技截图制作成表情包:“这演技,还是去演晨间剧的背景板吧。”
二、数据女工:粉丝量与互动造假
经纪公司高调宣称塔乃花铃的推特粉丝达到5.7万,声称遥遥领先同期新人。可是,日本网友深入挖掘后发现,至少30%的粉丝账户是僵尸号,互动率更是惨不忍睹。与MOODYZ的当红花旦石川澪相比,塔乃花铃的社交数据显得有些虚假,几乎像是为面子工程量身定做的。讽刺的是,她的“爆红”几乎全靠MOODYZ的资源倾斜:比如,获得的“忘年会最优秀新人奖”虽然听起来很厉害,但同年得奖者至少有五人,外界称之为“批量生产的鼓励奖”。综艺节目《月亮与鼹鼠》中,她几乎成了个“人形立牌”,台词不过三句,连主持人都拿她开玩笑:“是不是没睡醒?”车灯商演因身高不足,她不得不站在垫箱上凑数,观众笑称:“这是来修车,还是来卖萌的?”
三、流水线上的快消品:MOODYZ的“广撒网”策略
近年来,MOODYZ实行了一个“广撒网”的策略,每月推出两位新人,但能够撑过一年并有所成就的,往往不到三成。尽管塔乃花铃被公司定位为“年度重点新人”,她不过是MOODYZ“养蛊模式”下的试验品而已。若拿前辈们作对比,初川南火了7年,石川澪甚至可以与河北彩花抗衡,而塔乃花铃连“半年新人期”都几乎得靠公司硬撑。她的“可爱系”定位在MOODYZ内部有至少三位同质化选手,与同期Himari和白岩冬萌的差异化竞争相比,显得毫无特色。作品销量未见明显增长,MOODYZ也很快将资源转向新晋“天宫花南”,网友调侃道:“MOODYZ对待新人就像对待快时尚,穿一季就扔。”
四、从精修女神到直播翻车:人设崩塌
塔乃花铃的“美少女”人设在直播中屡次翻车。素颜时油光满面,与精修图的差距让她成为黑粉攻击的对象,有人嘲讽道:“PS技术才是她的真·经纪公司。”在综艺节目里,她反应迟钝,被主持人调侃为“是不是没睡醒”,粉丝则拼命为她洗地,“天然呆”成了她的“标签”,但路人却大多认为她“业务能力堪忧”。在车灯活动中,由于身高不够,她被网友调侃:“MOODYZ选人时是不是忘了带尺子?”
五、未来展望:昙花一现,还是逆袭黑马?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塔乃花铃的职业生涯大致有两种结局:
1. 炮灰路线:半年后她的热度逐渐消退,MOODYZ选择不再续约,她将默默移籍二线厂牌,最终在社交平台发布“感谢大家,我已毕业”的告别文。
2. 逆袭路线:或许,她会突然开窍,演技突飞猛进,或者凭借某部话题作一举成名(例如翻拍经典IP)。不过,这样的概率几乎与中彩票一样低,毕竟MOODYZ近年唯一的逆袭案例只有石川澪。
六、MOODYZ的“美少女经济学”还能走多远?
塔乃花铃的案例,折射出MOODYZ乃至整个行业的深层困境。公司过度依赖“美少女”标签,却忽视了新人培养,导致大量新人沦为“一月限定”的偶像。数据造假也成了常态,虚假的繁荣掩盖不了作品质量的下滑。而观众的审美疲劳逐渐显现,老粉怀念曾经的初川南和葵司时代的精品制作,新粉则被S1和SOD的“重大战略”分流。也许,塔乃花铃并无过错,她只不过是MOODYZ工业化造星流水线上的一个小螺丝钉。但当资本只关注“养蛊”时,观众最终会选择用脚投票——毕竟,谁愿意为“半成品”买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