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提问:《打歌2025》怎么样?蔡依林的现场唱功如何?
江苏卫视推出的直播综艺节目《打歌2025》,邀请了华语天后蔡依林担任“打歌召集人”,并以不修音的直播形式进行宣发。节目本应因为蔡依林的明星️效应和直播流量获得较高的关注度,然而,它的实际表现却并未出圈,始终处于较为小众的状态。
从声乐的角度来看,节目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直播形式与策略的冲突,导致了诸多翻车和破音的现象。何洁的破音、蔡依林的垫音过大、周笔畅的白嗓和挤卡问题,频频出现,这些都影响了节目的宣发效果。要知道,直播演唱对歌手的声乐能力要求极高,但《打歌2025》显然降低了唱功的要求,导致许多歌手无法达到新歌宣发的预期效果,这是节目的核心问题之一。
从整个华语市场来看,打歌的意义也不再显著。现代音乐的潮流已趋向单曲精品化,优秀的作品通常无需通过打歌来推销,反而是偶像化的市场和追捧新歌的潮流占据主导地位。而《打歌2025》的出现,无疑是集中展示偶像歌手,而非纯粹的音乐品质。这也进一步反映出,音乐市场的聚焦点已经不再是歌手的唱功。
制作层面上,《打歌2025》的成本偏低,舞台上没有现场乐队、和声或伴唱,甚至连Solo部分都没有,只有歌手与伴舞。再加上收音质量较差,这使得节目整体呈现为一个简化版的Live-house舞台。对那些重视唱功与声乐艺术的观众来说,节目无疑是难以吸引的,整体演出效果较为普通,难以称之为“好听”。
另外,节目的参与歌手人数要求也非常高,每一期需要6位歌手,12期累计达到72位。其实整个华语乐坛,能找到72位具有稳定直播唱功的歌手并不容易。在《歌手》节目中,十年来也不过50多位歌手参与过,且有不少是重复参赛的。
那么,为什么蔡依林作为“打歌召集人”出现在这个节目中?这背后的原因是,蔡依林的顶级咖位更符合《打歌2025》的市场定位。对于蔡依林的现场表现,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在新歌《Pleasure》的演出中。整首歌大部分时间都是用预录音轨来垫音,导致旋律和歌声缺乏人声的真实波动。尽管蔡依林的演出依旧有其个人风格,但这种选择也进一步暴露了节目过于依赖垫音的事实,甚至很难进行声乐分析。
从音乐性角度分析,这首歌并没有什么唱功要求,因此这首歌的选择本身就传递了一个信息:节目更多关注偶像形象和歌舞表演,而非真实的唱功。这也突显出,《打歌2025》节目的定位是偶像化为主,而非专注于歌手的唱功。
除了偶像歌手,节目中也有一些唱功较为出色的歌手,例如阿云嘎、何洁、周笔畅和龚琳娜等,他们的表演在这个舞台上有明显的职业优势,尽管何洁的破音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但整体表现依然很值得敬佩。破音是直播演唱的常态,特别是当其他人都在用垫音时,保持真实的歌声即使破音,也能展现出更高的唱功水平。
此外,像欧阳娜娜这样的转型歌手,也通过这种舞台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尽管存在一定的节奏波动,但也为节目增加了不少看点。
总体来看,《打歌2025》是一个低预算但高门槛的直播舞台,它充满了挑战性。虽然存在乐队缺失、收音问题、歌曲难度较低等问题,但这正是直播形式的特点——不修音的真实感。因此,我们仍应给予一定的鼓励,并期待未来它能在质量上有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