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父亲’的演员🎭️还没找到!”某短剧剧组的副导演焦急地对着对讲机喊道。这样的紧张场面,已经成为浙江各大短剧拍摄基地的常态。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共备案了251部重点网络微短剧,批准发证的有52部,发证数量居全国之首。然而,许多剧组都表示,60到70岁扮演长辈的演员🎭️严重短缺。“找个会演戏的‘老爸’比找投资还难”已经成为圈内的热门话题。
位于东阳横店的华夏文化园,是微短剧古装题材最受欢迎的取景地。这里,多个剧组在拍摄着各自的爱情故事与江湖恩怨。记者在现场看到了演男主父母的演员🎭️——“王爷”和“王妃”。刘秋焕饰演王妃,35岁,刚刚穿上戏服,她笑言:“如果剧中男主不是个10岁的小孩,这张‘嫩脸’根本撑不起王妃的角色。”42岁的马瑞雄饰演王爷,尽管他的戏份不多,但他说:“档期比流量明星️还紧。前一部戏刚刚杀青,今天就赶来新剧组演王爷。”
48岁的岳冬峰,凭借扎实的演技,早已是圈内的中年演员🎭️代表。他告诉记者,今年直到8月底,他的档期都已排满,基本上都是演武林高手、绝世高人这种类型的角色。他表示,随着短剧质量要求的提高,许多之前演长剧的明星️和专业团队也开始涉足短剧,这为像他这样的中年演员🎭️带来了更多机会。“但真正能演好‘父辈’角色的老演员🎭️,仍然是‘一才难求’。”一位导演无奈地表示。
随着中老年演员🎭️的短缺,薪资也水涨船高。横店影视城演员🎭️公会特约经纪业务负责人邬影潇透露,普通群演的日薪约为200元,而能驾驭“霸总父亲”角色的特约演员🎭️报价已达到400-800元。一些预算充足的短剧甚至会花高价聘请更高水平的演员🎭️,报价达到3000-5000元。然而,即便如此,这些演员🎭️的戏约依然排得满满的,工作安排紧张。
为了填补这一空缺,一些年轻演员🎭️也开始尝试扮演中老年角色。他们通过化妆和揣摩心理等方式努力塑造“爸爸”或“妈妈”形象,但由于缺乏生活阅历,演技参差不齐,部分演员🎭️被观众批评为“像偷穿爸爸西装的儿子”。
“这是行业积弊的表现!”传承影视的负责人傅伟兵分析道,过去,影视圈过度关注年轻角色,导致很多演员🎭️到了30多岁,机会少,纷纷转行。如今,短剧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父母、叔伯”角色,市场供给无法满足这一需求。“现在,中年演员🎭️非常短缺,45岁的父母角色常由40岁左右的演员🎭️出演,40岁左右的大叔大婶角色则由30多岁演员🎭️饰演,‘降龄出演’已经成为无奈之举。”他说。
邬影潇还透露,目前横店每天有超过100个短剧剧组在拍摄,演员🎭️供不应求。特别是年轻男演员🎭️和中年男女演员🎭️都非常紧缺,尤其是那些性价比高的中年演员🎭️。现如今,对中年演员🎭️的要求已经有所放宽,只要能流利说台词、表情自然,就基本能通过试镜,成功出演的几率也大大增加。特别是一些退休后仍喜爱表演、能够记住台词的大叔和大爷,在横店几乎不缺工作机会。
随着短剧剧组急需“父母”角色的现象引发网友热议,许多人开玩笑说,“急需开设老年演戏培训班,让退休的爸爸妈妈继续发光发热。”虽然这看似是一句玩笑,但背后其实蕴含着网友对“银发族”参与短剧创作的期待。浙江的影视产业正抓住这一机遇,开始通过资源整合和专业培训培养更多的中老年演员🎭️。同时,创作者们也需要深入挖掘各年龄段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持续推动行业的繁荣。
不少网友表示,他们也跃跃欲试,想亲自尝试短剧拍摄。那么,你会想尝试加入这场短剧热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