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深雨濛濛》里最让人膈应的事,莫过于尔豪对可云的绝情。可云最后选择放手,成全他和方瑜,可这就能抵消他的责任吗?五年前,他明明没娶可云,却和她有了夫妻之实,事后连告诉父母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提结婚负责了。
可云怀了他的孩子,他却轻信母亲王雪琴的鬼话,说可云去外地嫁人了。这事儿想想就离谱:自己真心喜欢的姑娘,没亲口说分手,就这么心安理得地不再找了?结果可云生了孩子没留住,自己还疯了五年,最好的青春全耗在了这场荒唐事里。尔豪明明责任重大,却在可云放手后坦然接受,甚至参军后写信回家,满纸都给方瑜诉衷肠,对可云连句问候都没有。这份愧疚和责任去哪了?说到底,无非三个原因。
首先,尔豪骨子里就自私。王雪琴对可云一家固然狠毒,但如果没有母亲帮忙遮掩,陆振华五年前就会逼着他娶可云——这可是陆振华后来亲口说的。那样的话,尔豪哪能舒舒服服上大学当花花公子?早就得辍学养家了。东窗事发后,他不反思自己,反倒怪王雪琴没告诉他真相;母亲和魏光雄的事败露后,他居然随口说“让爸爸一枪打死她算了”,亲儿子说出这种话,可见自私到了骨子里。对他来说,自己的前途和舒服日子永远最重要,可云的痛苦哪比得上这些?
其次,他打心底里就不想负责。可云的事被依萍曝光后,听说可云为他生了孩子、疯了五年,他第一反应不是愧疚,而是害怕。还求李副官骗他“这不是我造成的”,在陆振华面前装纯情,说自己当年只是“办家家酒”,连“糟蹋”是什么意思都不懂——高中生能不懂这些?分明是自欺欺人。后来帮可云治病,也不是真心想负责,而是怕陆振华逼他娶可云,想赶紧解决这个“麻烦”,好顺顺利利娶方瑜。方瑜好几次可怜可云,想把他让出去,他居然道德绑架:“你要是放弃,我也不管可云了!”逼得方瑜只能妥协。等可云自己说退出,他心里怕是偷着乐:终于甩掉这个包袱了!
最后,他所谓的“不打扰”,不过是逃避的借口。可云放手时说“你们才是一路人”,尔豪就顺坡下驴,真觉得自己不该再打扰。可这哪是不打扰?分明是借着可云的懂事,彻底抹去自己的责任。他心里清楚,只要不联系可云,只要把注意力全放方瑜身上,旁人就没理由再指责他。毕竟可云已经“原谅”了,他还有什么好愧疚的?
说到底,尔豪的绝情,藏着自私、懦弱和逃避。他享受了青春的冲动,却不愿承担后果;靠着可云的善良脱身,却连句像样的愧疚都没有。可云五年的痛苦,在他眼里仿佛只是一段需要“解决”的麻烦,解决完了,就能心安理得地过自己的好日子。这种轻飘飘的放手,比直接的伤害更让人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