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ja Cat 的新专辑《Vie》上市初期的表现并未稳住,甚至呈现下行趋势。首日成绩未达市场预期,次日热度直接跳水,发行仅两天就跌出前二十,第三天很可能进一步滑落至前五十之列。
回望上一张专辑《Scarlet》,其实力并不出色。首周销量虽然达到7.2万,但实际实体销量仅约6000张,全球实销至今不足十万。多首热门单曲靠采样吸引听众,导致80%的销售与流媒体收入归原始版权©️所有者,致使这张专辑的综合收益相当有限。
盈利效应的下降,被视为近年公司对 Doja Cat 投入缩减的一个重要信号,直接导致《Vie》在宣传方面的规模明显收缩。再加上近期以 Taylor Swift、Sabrina Carpenter 等大牌歌手为代表的新专辑发行,推动了美国广告位与宣传位价格的上涨,推广成本随之攀升。这种市场环境被广泛认为进一步限定了公司对 Doja Cat 的宣传投入空间。
为扭转颓势,Doja Cat 团队计划在后续推广中更加强化社交媒体互动,通过短视频平台与粉丝活动推动线上线下联动,争取免费流量带来更多曝光。若能在有限预算内实现最大化的覆盖与参与,这一策略仍有让《Vie》翻盘的机会,但成败将高度依赖于对曝光的高效管理与创意执行。
不过,当前观众与大众的耐心似乎正在下降,对她风格的热度也明显走低,近期社媒上的口碑并不乐观,负面评价呈上升态势。就连最近一次的热搜也没有转化为积极的舆论势能,反而可能让更多人对她产生反感。
与此相比,上市次日同日发布的还有玛丽亚·凯莉的新专辑《Here For It All》。乐观派市场预期玛丽亚·凯莉在美国首周的销量大致在5万张左右,认为美媒与票房在逐步回暖的背景下,可能对 Doja Cat 形成新的压力。毕竟在当前环境下,Doja Cat 似乎还缺乏一个能够为她带来强力冲榜效应的粉丝生态与系统性推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