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在北美市场的表现,已经成为国产电影“出海”的一个重要范例。
8月22日,携手A24发行的英文配音版《哪吒2》在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重映,并邀请了奥斯卡影后杨紫琼为角色献声。上映三天,票房分别为69.5万、48.6万、36.5万美元💵,累计达154.7万美元💵,使得该片在北美的总票房攀升至2240万美元💵。虽然重映期间的单日票房呈下降趋势,但这三天的成绩已相当于大部分国产片在北美的最终票房总和。更令人欣喜的是,英配版口碑极佳:烂番茄新鲜度93%,爆米花指数高达99%,比国语版更受当地观众欢迎。
如果说票房数据是成功的一方面,那么影院覆盖数量和票房排名则进一步彰显了《哪吒2》的突破意义。春节期间,该片由华人影业独立发行,受制于资源,仅进入945家影院。而这次与A24合作后,影院数直接提升至2228家,几乎翻倍。要知道,影院是否愿意排片,不仅考验发行方实力,更反映电影在北美的受欢迎程度。纵观过往,北美表现突出的华语电影屈指可数,例如李安的《卧虎藏龙》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但后者严格意义上算是一部好莱坞电影。如今,《哪吒2》凭借外语动画片的身份,在影院覆盖面上已刷新纪录。
横向对比也颇具说服力。2025年整体电影市场不景气,连韦斯·安德森的新作《腓尼基计划》也仅有1731家影院,《粗野派》作为奥斯卡赢家开画也不过1612家。相比之下,《哪吒2》轻松突破2200家,表现相当亮眼。当然,与好莱坞主流动画仍存在差距,例如《星际宝贝史迪奇》和《我的世界大电影》均超过4000家影院,票房成绩稳居年度前列。
更值得关注的是票房排名。截至目前,Boxoffice的统计显示,《哪吒2》已跻身北美票房前200强,位列第47,是唯一上榜的国产电影,并有望进一步提升至第45名。这样的成绩让这部与迪士尼、皮克斯比肩的国产动画,再次进入北美观众和好莱坞电影人的视野。
然而,成功并不容易复制。即使是导演饺子本人,也难以保证《哪吒3》能再现150亿人民币的神话。但《哪吒2》的发行模式,为国产电影留下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华人影业曾以高价买断北美发行权,因而承担票房压力,这迫使他们投入大量资金与精力,从首映礼、线下活动到时代广场大屏广告,再到与影院逐一谈判,最终收获了超过2000万美元💵的成绩。而此次重映,与A24合作,则显示了本土发行公司的资源优势:轻而易举便拿下超2200家影院。
因此,《哪吒2》的意义不仅在于票房数字,更在于展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国产片出海路径。单靠国内公司,北美影院的“天花板”大约是千家左右;若能联手本土发行方,则可能轻松突破两千甚至更多。可以说,《哪吒2》不仅是一部现象级的电影,更是一面旗帜,为中国电影的全球化探索提供了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