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尘世里,人总免不了要问:“我劳碌多年,为何偏不能轻松得钱?”这话听着似乎有几分牢骚,却也正是许多人心底的困惑。说到姜文,世人往往先皱眉:“他拍的片子,总是看不懂,究竟有何趣味?”然而,说到底,这位导演却早已在中国电影的史册上留下一道斑驳而耀眼的痕迹。
姜文并非一开始就顺风顺水。他的电影生涯,像极了跌宕起伏的江湖故事。最初,《阳光灿烂的日子》横空出世。那是个燥热的午后,王朔提着《动物凶猛》走进门来,姜文翻过几页,心里一阵颤抖,仿佛童年的幽魂骤然复活。他关门谢客,挥笔写下剧本,一气呵成。影片未及公映,便已远渡重洋,在威尼斯亮相,还捧回“最佳男演员🎭️”的奖杯🏆️。国内观众虽有人说深奥晦涩,却也挤破脑袋进影院,结果票房高居榜首。
然而,辉煌之后便是坎坷。《鬼子来了》拍得艰辛,资金断流,直到千禧之年才得以问世。终究因为题材敏感,电影被迫下线,赔了个血本无归。二千万的投入,换来海外区区十几万的票房。姜文心里苦,却仍旧固执,依旧拍自己心中的影像。有人一次看不懂,骂作烂片;也有人百看不厌,心甘情愿做他的影迷。
直到《让子弹飞》登场,一切才再度翻转。2010年的银幕上,子弹呼啸,笑声四起。这部作品既赢口碑,又创票房,六亿三千万的奇迹,在当时无人可比。姜文的声势再度冲顶,而他的合作伙伴马珂,也随之站到聚光灯下。两人合力,被调侃为“信马由姜”。从此片中的桥段、台词,至今仍在茶馆酒席间被人念叨。
马珂出身富裕,却偏爱文艺。他在姜文票房失意时伸出援手,自此资金无忧,姜文得以自由驰骋。只是,艺术与金钱终究是两股力。拍《让子弹飞》时,酒商欲花重金做广告植入,马珂点头,姜文摇头,最终姜文的坚持占了上风。马珂虽妥协,却也憋出病来。靠着周韵出面调解,风波才算过去。可裂痕已生,再难弥合。此后矛盾渐深,两人终于各走各路。
等到《你行!你上?》上映,马珂虽挂名出品,却早已退居幕后,制片的担子交到周韵手里。往日并肩的战友,如今只剩淡淡交情,江湖路远,便也如此。
三十三年光阴,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让子弹飞》,姜文的影像,像是一部独特的中国电影史。或许你说他晦涩,或许你嫌他任性,但你不得不承认,他始终是影坛上一个无法被忽略的名字。未来谁敢断言?也许某个清晨,他又会端出一部惊世骇俗的新作,让人拍案叫绝。
愿每一个仍在摸索的灵魂,像姜文一样,即便跌撞,也不忘执着;即便被骂,也敢高歌。毕竟,路在脚下,前途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