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父亲’人选仍未找到!”
近日在浙江横店,某短剧剧组的副导演一边手握对讲机,一边焦急地呼喊,令人瞩目的这一幕,如今已经成为浙江短剧拍摄基地的常态。
“找一个会演戏的‘父亲’比寻找投资更难。”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备案的重点网络微短剧数量达到了251部,发证数量更是以52部的成绩位列全国第一。然而,许多剧组却发出了同样的苦恼——60到70岁的长辈演员🎭️严重短缺。
“找一个会演戏的‘父亲’比找投资还难。”这一句现成的台词,成了圈内的新梗。位于东阳横店的华夏文化园,是微短剧古装题材的热门拍摄地。记者在现场遇见了饰演男主父母的“王爷”和“王妃”。42岁的“王爷”马瑞雄表示,他昨天刚刚杀青一部剧,今天就赶往新剧组演绎王爷角色。虽然戏份有限,但他的档期甚至比流量明星️还要紧张。48岁的演员🎭️岳冬峰告诉记者,他的档期排满到8月底,主要演绎武林高手与绝世高人等类型,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他也是无奈。
今年,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以及曾经出演长剧的明星️,纷纷尝试短剧,这无疑对角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中年演员🎭️获得了更多机会。然而,真正能够胜任“父辈”角色的老练演员🎭️,依然难以寻觅。一位导演感慨,随着戏约不断,日程也愈加紧凑,部分中老年演员🎭️的日薪已经达到3000到5000元,这也直接推高了他们的薪资水平。横店影视城演员🎭️公会的特约经纪业务负责人邬影潇透露,普通群演的日薪大约在200元,而能塑造“霸总父亲”的特约演员🎭️报价则已攀升至400到800元。部分预算充足的短剧甚至愿意出高价聘请技术更为高超的演员🎭️,报价直逼3000到5000元。尽管如此,这些演员🎭️的戏约仍然源源不断,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面对优厚的薪资,部分年轻演员🎭️也开始尝试挑战中老年人的角色,但效果却良莠不齐。有些年轻演员🎭️因缺乏生活阅历,难以精准地把握角色的精髓,甚至被观众批评演得像“偷穿爸爸西装的儿子”。“行业的积弊,造成了这一现象。”傅伟兵,传承影视的负责人分析道,过去影视行业过于偏重年轻角色,许多演员🎭️到了三十多岁,因机会稀少只好转行。如今短剧的急剧增长,急需大量“父母与叔伯”角色,自然使得市场应接不暇。“目前中年演员🎭️急缺,45岁的爸妈角色常常让40岁左右的演员🎭️来演,而40岁左右的大叔大婶角色则由30多岁的演员🎭️顶上,降龄出演,实属无奈。”傅伟兵表示。
他还提到:“急需老年演戏培训班,帮助退休的爸妈继续发光发热。”目前,横店每天有超过100个短剧剧组同时拍摄,导致演员🎭️整体供不应求,尤其是年轻男性♂️演员🎭️、中年男女演员🎭️都显得紧缺。邬影潇透露,特别是那些退休后热爱表演且能记住台词的大叔大爷,在横店的工作机会几乎不缺。短剧剧组对“父亲”角色的急需现象也激起了网友们的热议,许多人对此戏谑道:“急需老年演戏培训班,让退休的爸妈继续发光发热。”看似幽默的言辞,其实蕴含着对银发族参与短剧创作的期待。你喜欢看短剧吗?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 浙江新闻、潮新闻
编辑| 曹欣怡
校对| 王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