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娱乐圈️,虞书欣的名字突然从“可爱担当”变成热搜词条的“风暴眼”。起因是她在综艺《一年级·毕业季》中的旧片段被翻出,配合财经博主“老潘财商”对父亲虞丕杰2012年一笔3780万元高息放贷的起底,舆论瞬间点燃。公众的注意力从“综艺表现”迅速升级为“家族财富来源是否干净”的拷问。
风暴的第二波来自数据。第三方平台显示,虞书欣某平台账号一周内粉丝净流失超过72万,降至2341.8万。掉粉曲线与话题热度几乎同步,每一条“否认商业关联”的声明,都伴随着新一轮的质疑。与此同时,虞书欣(天津)影视文化工作室成为她名下唯一存续的企业,与其父名下4家存续公司确实没有直接股权交集,法律意义上的“无商业关联”成立。
然而,高潮却出现在评论区。网友翻出虞书欣2019年在综艺中自述“用父亲给的现金买奢侈品”的旧画面,一句“难不成要断绝父女关系?”让“法律逻辑”在“常识逻辑”面前失灵。血缘与利益的边界被反复拉扯,舆论场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掩耳盗铃”大讨论。
最终,事件并未以“澄清”收场,而是留下一个开放式的问号:当公众人物享受家族带来的光环时,是否也必须承担其“原罪”审视?虞书欣的掉粉数字,或许正是大众态度最直观的投票。
人们并非不能接受“富二代”身份,但要求的是其财富来源的正当性与透明度。当公众人物享受家族带来的优渥生活时,也必然要接受对其家族财富原罪的审视。目前,舆论的呼声已非常明确:艺人及其团队需要正面回应家族资金来源的质疑,而非仅用一句轻飘飘的“无直接关联”来搪塞。[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