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聊过孟静娴这个角色,总觉得她太心急了。一门心思要在果郡王面前表现自己多贤惠,拼命想争那个嫡福晋的位置。现在想来,如果她没那么急着出头,或许就不会因为替六阿哥尝汤羹,中毒早产丢了性命,更不会让浣碧趁机下黑手。
但最近再琢磨这段剧情,突然发现孟静娴从头到尾都只是个被人利用的棋子。这事儿得从那碗毒汤的来龙去脉说起 —— 到底是谁下的毒,又是谁默许这碗汤端上餐桌的?
那场家宴上,皇后早就失了势,被皇帝厌弃到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可她宫里的掌事宫女剪秋是个死忠,眼看着主子从掌管六宫的皇后,沦落到被废妃踩在脚下,连家宴都参加不了,心里早就恨得牙痒痒。
剪秋本就干惯了害人的勾当,找江福海要鹤顶红时眼睛都不眨一下。反倒是江福海胆小,一个劲儿叮嘱她千万别露馅,不然大家都得完蛋。剪秋按计划趁上菜时掀盖下毒,可等了半天,盼来的不是目标中招的消息,而是果郡王的侧福晋孟静娴中了毒。
这里就有个关键问题:那碗毒汤端上桌时,真的没人知道有问题吗?我觉得皇帝肯定是知道的!皇家家宴的规矩多严啊,所有菜都得有小太监先试毒,没经过试毒的饭菜,怎么可能端到皇帝和王爷嫔妃面前?
而且有个细节特别明显:孟静娴喂六阿哥喝汤时,六阿哥和灵犀公主的乳母都在旁边。灵犀伸手想喝汤,立马被乳母拦住了。这说明伺候阿哥公主的乳母们,早就知道这碗汤有问题。
说到底,皇帝就是故意利用剪秋的忠心,想用她这次下毒的错处,彻底扳倒皇后。当时三阿哥已经被皇帝贬去给八爷当儿子了,皇后身边等于没了能依靠的皇子。但这并不代表她就没野心了,当初三阿哥在前朝那么多人拥护,全是皇后在背后帮他疏通关系。她的手伸得太长,都能影响朝局了,皇帝怎么可能让她有机会翻身?剪秋这时候送上门来当刀子,正好能一次性解决后患。
但皇帝的算盘可不止这一个。眼看着六阿哥缠着孟静娴喂汤,他明明能阻止却没说话,因为这样正好能除掉自己的心头大患。皇帝对果郡王本来就一直提防,毕竟先帝当年最疼老十七,甚至动过立他为储的心思。虽说时过境迁,但万一果郡王有啥想法,沛国公府因为嫡女孟静娴的关系,肯定会成为他的助力。
现在剪秋一碗毒汤解决了孟静娴,果郡王和沛国公府的联系就断了,等于斩掉了一个潜在威胁。而且皇帝早就看出来浣碧对果郡王的心思,以浣碧的性子,绝对不会放过这个除掉情敌的好机会,所以孟静娴从一开始就必死无疑。
这么一来,皇帝既能用重罚皇后平息果郡王和沛国公的怒火,又借剪秋的手除掉孟静娴,让果郡王和沛国公府彻底疏远,真是一举两得的好算计。难怪端妃说,这宫里的人再怎么算计,也算计不过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