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影市场的萎缩,并非毫无缘由。《狄仁杰之降魔咒》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如今的平台,一个月上线的网大作品屈指可数,而其中绝大多数观众评价惨淡。原因很简单:套路化的故事、低俗的情节、粗糙的制作,早已让影迷们失去了耐心。
这部打着“狄仁杰”旗号的影片,表面上试图走悬疑、惊悚的路线,实则是“拼凑式烂片”的又一代表。故事里有盗墓、有僵尸、有恶鬼杀人,但这些所谓的看点都无法自圆其说。观众满心期待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影片却甩出“迷幻药”这个万能托辞,仿佛一切幻象都能用它轻松掩盖。狄仁杰查案的核心,竟沦为准女婿谋害准岳父的闹剧——绕了一大圈,结果却如此草率。
更糟糕的是,影片在叙事之外还刻意加入低俗的“男欢女爱”元素,赤裸裸地迎合部分男性♂️观众的口味。比如设计“王二”这一失足妇女角色,任务就是勾搭男人;再加上“画中仙”魅惑反派的桥段,整部片子充斥着廉价的暧昧镜头。这种俗套的表现手法,从二十年前的网大起就已屡见不鲜,如今再用,早已令人厌倦。
盗墓元素同样令人失望。影片开场就是盗墓情节,随后狄仁杰和女随从深入墓穴,遇到机关陷阱,甚至还有反派之间的火拼。若放在盗墓题材刚兴起的年代,这些情节或许还能博取一些眼球;但如今盗墓题材已被滥用至极,这样的老套路不再是“看点”,反而成为劝退观众的理由。
至于主演陈浩民,更是令人唏嘘。曾经凭借《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一角声名大噪,而今却只能在网大作品中频繁亮相。近些年,他参演的网络电影几乎都口碑惨淡,缺乏真正的佳作。对他来说,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无奈的生存状态:不再追求质量,而是依赖廉价的网大继续维持曝光度。
影片最后的收尾依旧无力。各种悬疑线索没有解释,只能再度依靠“迷幻药”来糊弄。观众从满怀期待,到无奈苦笑,再到彻底失望。这样的观影体验,正是网大市场逐渐崩塌的缩影。
事实证明,网络电影一路走来,始终难以摆脱“粗制滥造”的标签。《狄仁杰之降魔咒》不过是其中的又一个牺牲品。低俗的男欢女爱、老掉牙的盗墓套路、经不起推敲的悬疑逻辑,拼凑在一起就是一锅烂粥。观众看得越多,离开的也越快。
当影迷们宁愿把时间花在其他娱乐方式上,也不愿再为网大买单时,这个市场的没落已无可避免。正如影评人所言:网大不是因为观众不看了才烂,而是因为它们先集体烂掉,才逼走了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