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近来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却并非因新作上映,而是因为在网络下沉市场引发了大量恶搞与讽刺。尤其是在短视频平台上,他过去一些采访中的摇头动作被反复剪辑调侃,配合夸张的文案与配乐,吸引了大量用户围观,点赞量居高不下,形成一波持续的“玩梗”热潮。与此同时,他曾经一些颇具争议的“爹味”言论也被重新翻出,成为攻击的靶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片段,便是他接受撒贝宁采访时那句颇为浮夸的“我跳过楼你跳过吗?我让坦克压过你压过吗?”这番话在当时就显得过于炫耀,如今被重新解读,更加凸显出一种胜负欲过强、刻意装腔的气质。很多路人因此嘲笑他仿佛一直在自我营造“铁血硬汉”“特种兵”的人设,然而事实是他并没有服役经历,而真正服役十余年的张译却反而遭到他的戏谑,这一点🕐️更是让部分网友无法接受。
网络上的讽刺也层出不穷,有人调侃“吴京让地球流浪,我让中国移动”,讥讽他在《流浪地球》爆火时过度揽功,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功劳。而他代表作《战狼》系列,也早已被批评为依靠民族情绪的消费而非真正的艺术创作,甚至有人直言那是一场披着爱国外衣的“票房收割”。
然而,从电影史角度来看,这种批判带有强烈的时代视角。《战狼2》之所以能够成为票房神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国内个人英雄主义类型片稀缺,而吴京的电影恰好踩中了观众心理。好莱坞的英雄叙事模式已经潜移默化影响了中国观众,而国内同期上映的影片整体水准偏低,更显得《战狼2》“鹤立鸡群”。换句话说,那是一种特殊语境下的产物。如今审美发生变化,社会情绪趋于务实,人们的生活压力沉重,对纸上谈兵式的英雄主义自然不再买账。
真正令外界质疑的是吴京在“识人”上的失误。他与乌尔善、那尔那茜等人走得过近,难免让人怀疑其立场问题。再加上他曾在节目中自称是八旗子弟后代,还提到解放后家族财产被侵占的往事,那股隐隐的怀旧情绪,被一些网友解读为口不择言。若不是管束环境相对宽松,他这样的言论可能早就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更为尴尬的是,当年“外星人”资本炙手可热时,吴京也被传曾经靠拢过相关阵营,所幸后来并未受牵连,否则恐怕难以全身而退。眼下如果这些过往被进一步深挖,很可能再次成为他形象的隐患。
近期还有荒诞不经的传闻称他感染重病,甚至牵扯到艾滋一类的骇人说法,伴随着“住院清空病区”的夸张细节在坊间传播。但这些消息纯属子虚乌有。吴京虽然性格中存在大男子主义色彩,但其生活作风并无严重问题,而且平日颇为注重身体保养。谣言之所以广泛传播,只是因为网络玩梗风潮放大了关注度。
究其根本,吴京如今之所以会遭遇反噬,原因在于过去的“神化”过度。当初他被塑造成“娱乐圈️清流”,似乎拍电影只为理想,不为名利,甚至亲自奔赴灾区支援,与逐利的明星️形成鲜明对比。可随着时间推移,公众逐渐发现他与其他明星️并无本质区别——“乌鸦一般黑”。人们对他的期待落差过大,自然引发反噬效应。
归根结底,明星️不过是普通人,被光环笼罩时显得神圣,一旦光环退去,缺点便会赤裸裸地暴露。吴京也不例外。或许对于公众而言,最理智的态度便是保持平常心,既不神化,也不妖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