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5日,年仅48岁的罗京离世,消息传出,整个央视陷入巨大悲痛,许多同事泪流满面。这个二十六年如一日,从未出过差错,被誉为“国脸”的播音员,就这样骤然告别了人世。对无数观众而言,他的声音庄重而有力,字正腔圆,仿佛有一种天然的磁场,吸引着人们凝神聆听。可惜天妒英才,这份沉稳的嗓音再也无法响起。
他的离开,不仅让观众难以接受,更让后辈深感惋惜。康辉多次提及,罗京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引路人。外表严肃,内心却炽热,尤其对待工作,他始终燃烧着一团火。康辉曾感慨,如果罗京能在这份燃烧里稍稍放缓,或许生命可以走得更远。
罗京自律到近乎苛刻。自购入手机那日起,他从未关机,哪怕是假期,只要单位召唤,必定立刻返回。他的妻子刘继红深知丈夫的执着,毫无怨言,甚至主动辞职,专心照顾家庭,好让他无后顾之忧。事业之外,他并非冷漠的父亲。他会在有限的时间里陪伴儿子罗疏桐,不仅教导是非对错,还特意去了解孩子喜欢的流行音乐,只为与儿子保持共同语言。至于妻子,他从不让她多费心,悉心照顾,把她养护得极好。
然而,长年累月的透支最终拖垮了身体。2008年体检发现淋巴瘤,病情严重,但他并未声张。8月6日,他仍笑容满面地完成奥运圣火传递;8月31日,他依旧在新闻联播里铿锵有力地主持节目,那也是他的最后一次亮相。此时的他,身体已然羸弱。
住院后,他选择隐瞒父母。母亲因老年痴呆和脑血栓几近失忆,瞒她并不困难;父亲却在春节时察觉异样,但一家人依旧淡化病情,只说在康复,不必担忧。为了挽救生命,哥哥罗平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罗京心中仍有希望,甚至憧憬重返舞台。但天意弄人,第二次手术后,他骤然消瘦,体重跌至百斤。妻子刘继红为他打气,而他却反过来宽慰妻子,说她若不偷懒,做什么都能极好。那时,他似乎已隐约预感到命运的结局。
5月29日生日那天,医护人员为他准备蛋糕,他还能笑着庆祝。然而仅仅六天后,他便在高压仓中停止呼吸,妻子甚至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噩耗传来,14岁的罗疏桐失声痛哭。爷爷悲恸至极,责怪家人隐瞒,让自己未能再见儿子最后一面。母亲屡次哭晕,爷爷颤抖崩溃,罗疏桐却在这一刻忽然长大。他懂得,父亲已走,自己必须成为家里的顶梁柱。自那以后,他再未在人前落泪。告别仪式时,他只是静静搂着母亲,出殡那天,他抱着父亲的遗像,陪伴走完最后一程。无数同事和观众赶来,送别这位播音员最后的背影。
葬礼之后,罗疏桐反过来安慰母亲,说只要母亲开心,他也就满足。这个少年很快成长为母亲的依靠。刘继红逐渐走出丧夫之痛,儿子也远赴海外求学。
2016年,经人介绍,刘继红结识了一位富商,两人很快坠入爱河。罗疏桐没有阻拦,只提了一个条件:再婚之事必须告诉爷爷,征得同意,同时依旧要像往常一样看望奶奶,但继续隐瞒父亲的死讯。爷爷开明,未加阻挠。刘继红也遵守承诺,常去探望婆婆。
如今,罗疏桐学业有成,生活平静。刘继红说,儿子越长大越像罗京,无论为人处世还是性格气质,都有着父亲的影子。或许,这正是罗京留给家人最深远的慰藉。
罗京的故事,是责任与热爱交织的一生。他用声音塑造了庄严的形象,用行动诠释了对家庭的担当。尽管生命定格在48岁,但他的精神仍在亲人和后辈身上延续。岁月流转,声音远去,可他的形象早已铭刻在人们心里,成为永不褪色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