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手2025》后台的直播间里,孙楠意外清唱了一段《小哪吒》,瞬间勾起了无数90后的童年回忆。很多观众惊讶地发现,原来当年动画片《哪吒传奇》的片头曲《小哪吒》就是由孙楠演唱的。虽然是一首儿歌,但它的演唱难度极高,几乎可以算作流行声乐领域的“顶级挑战”。
首先,这首歌的音域完全由四组真声覆盖,没有低音和假声的缓冲。儿童歌曲为了贴合童声特质,普遍音高偏高,但对于成年男歌手而言,这意味着必须始终在高区发声。成年男性♂️的喉结发育后,音色自然变得低沉,主音区往往停留在三组,能稳定在四组持续演唱的人极少。例如一些民谣歌手的舒适音域通常在F4附近,而《小哪吒》从第一个音就直冲F4,并且整首歌都徘徊在高音区,非顶尖唱功难以驾驭。
其次,这首歌的最高音落在Bb4的位置,这已经超过了多数男歌手的第二换声点。这个音高相当于女歌手演唱E5时的真声强混难度,许多女歌手都难以轻松完成,而孙楠不仅能够唱到,还能保持高声压与稳定度。
第三个难点则是“高音密集咬字”。不同于偶尔触及高音的点状演唱,《小哪吒》要求在Ab4的区域里反复、持续地清晰咬字。这种密集高音输出需要极高的声带闭合掌控和共鸣技巧,远非一般男歌手所能做到。
综合来看,《小哪吒》虽然是儿歌,却是公认的高难度声乐曲目。难度不仅体现在音域与声压,还体现在音色的选择与咬字的准确。儿童歌曲强调的是“简单明亮”,要求咬字靠前、音色清澈。女性♀️歌手因音色贴近童声,更容易呈现出俏皮明快的效果,例如《哪吒传奇》的片尾曲“是他是他就是他”便是女声演绎,格外灵动。而男性♂️演唱儿歌往往吃亏,因为音色天生厚重低沉,很难符合童声的质感。
以韩磊为例,他曾为《小鲤鱼历险记》演唱片头曲。尽管功力深厚,但由于音色偏厚,缺乏明亮度,使得整体童趣感略显不足。孙楠之所以能突破这一障碍,关键在于他的咽音与强混声技巧。通过科学的声带闭合和共鸣转移,他能在保持真声厚度的同时,增加金属质感与高频明亮度,让声音兼具穿透力和轻盈感。这种处理方式既保证了技术难度的完成度,又让儿歌听起来自然明快,极具感染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哪吒》的作词者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他的名字或许并不家喻户晓,但他的作品几乎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音乐记忆。《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难忘今宵》《爱我中华》皆出自他笔下,可以说,许多童年旋律背后都凝聚了顶级艺术家的心血。
因此,《小哪吒》不仅仅是一首承载童年回忆的动画片插曲,更是声乐技巧与艺术水准的集中体现。孙楠凭借独特的音色条件与高超的演唱功力,成为少数能够完美驾驭这首作品的男歌手之一。至今,9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一声声清亮的“小哪吒”,依旧闪耀着艺术与童趣的双重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