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披荆斩棘2025》和《浪姐》的赛制里,小考环节看似相似,实则大有不同。浪姐的小考往往会拆分成唱与跳,有时甚至只呈现片段;而披哥的小考几乎就是舞台雏形,看过之后基本能预判公演的方向。
二公小考,哥哥们的“心机”也尽显无遗。
新世代整集忙着和TOP搞关系,嘴上喊着要挑战“最强弟弟”,可真到抉择时,却挑了最弱的INTO万。说唱歌手嘴里的real,到底是真是假?不过,趋利避害也算是一种“真实”。相较之下,快乐老咖虽然没直接硬碰TOP,但和X-brothers对战,也算强强对抗。大湾仔则显得有些被动,只能接受无人敢碰的TOP。
小考一直是检验真实实力的竞技场,一公如此,二公亦不例外,很多短板都在这一环节被放大。
新世代对战INTO万,堪称“癫佬”对决。
表演完整度上,INTO万似乎更胜一筹;可要论演唱与原创,还是新世代更有优势。他们带来的《烦恼歌》依然走创作 说唱的舒适区路线,演唱部分虽不多,但几乎没有走音,整体完成度相当稳。亮点是唱演结合的设计:knowknow与feezy踢腿逗趣,热狗站椅子上唱歌却被飞来的抱枕砸掉帽子,节目效果拉满。虽然两位总监嫌他们“不够疯”,但叨姐觉得氛围轻快,观感不差。小考阶段如此完整,正式舞台只会更成熟。
反观INTO万的《漫步人生路》,表现令人失望。
改编是否合理暂且不论,整首歌几乎放大了他们的弱点。伯远虽是唱功最好,却词分不多;高卿尘和刘彰唱的部分不稳,气息不足,跑调严重。高卿尘表演虽有亮点,但嗓音太弱,几乎每句都飘。刘彰因主攻rap倒是避开了短板。三人母语都不是粤语,发音问题勉强可以理解,但造型永远是“瞪眼惊悚 木偶动作”,观感单一,审美疲劳。
另一边,快乐老咖和X-brothers的比拼,则是一组“走心”对阵。
《姗姗》选择最直接的演绎:王铮亮弹钢琴,张远、王栎鑫和苏醒依次开嗓。唱功无可挑剔,虽然苏醒部分音调稍高显得吃力,却也只是小瑕疵。但问题在于,这首歌本就旋律平淡,编排又极其简单,小考演完几乎没有留下印象。
反倒是《虚拟》更具层次:胡夏与早安负责唱,李承铉和张晋主打舞蹈与表演。小考未加舞美,却依旧能感受到两位哥哥的张力。胡夏唱功稳健,李承铉与张晋全面发展,而早安成了短板,唱功不稳,气息不足,连rap都更像“读稿”。两组对比,叨姐明显更偏爱《虚拟》。
至于TOP与大湾仔的对决,可谓“前辈教做人”。
TOP的《隆里电丝》依旧停留在唱跳舒适圈,可惜唱功实在撑不起来:开口即破音、跑调、声音薄弱,甚至有人听起来像在KTV玩票。rap部分虽不走音,却气息不足,含糊不清。五位小哥声线缺乏辨识度,被BGM完全淹没,几乎没有一个人能让人留下记忆。若不融入别的团队,恐怕一季下来难有亮眼舞台。
大湾仔则带来《怪诞心理学》,演技与唱演结合是他们的强项。四人角色塑造完整,哪怕没有布景,故事也足够吸引人。张智霖仅凭一个定格的神情,就能传递出“不正常”的氛围,这才是真正的演技。相比之下,INTO万那种瞪眼式“疯癫”就显得稚嫩了。
最终,叨姐心里的小考前三是大湾仔、X-brothers和新世代;但导师却把第一给了INTO万,红牌落在TOP和快乐老咖手里。
不过,小考胜负并不影响晋级,更多是让观众提前窥见哥哥们的潜力与短板。真正的分水岭,还是得看正式公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