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亮剑》里日军角色中谁最让人印象深刻,山本一木大佐无疑是第一名。他和楚云飞的对话曾被网友改造成大量恶搞视频,一时风头无两。
剧中他大多带着一支不算大的精锐小队四处活动,曾夜袭独立团,促成孔捷升任副团长,李云龙则成了独立团团长;他还与楚云飞有过一场心理博弈并成功脱身。再者,他一度俘虏朱子明,最后在李云龙表白秀芹的婚夜袭击独立团,掳走秀芹;在平安县城之战里,正要挥刀砍死秀芹之际,被李云龙以意大利炮击毙。剧中对日军高层的对话显示,山本一木并不受上层欢迎。那么,为什么他只是一个大佐呢?
其实,这与电视剧的二次创作有很大关系。主线剧情偏离原著主题,导致不少设定让人捉摸不透,比如魏和尚之死的原因、解放后段鹏露面的断续与前后不连贯,山本这一角色的存在也因此显得有些突兀。
剧中第一个和山本部队交手的人是魏和尚——他打死了四名日军,剧中还特意强调他们“并不简单”,然而对这“并不简单”的深层分析却并未展开。为何会这样?因为原著《亮剑》着重讲述共和国精锐特种部队的成长与探索,这也是李云龙论文式的主题(电视剧改成了“亮剑精神”)。魏和尚是李云龙代表共和国精锐特种部队建设的雏形,而真正进入创立阶段、更加卓越的,是段鹏。
山本确实有实力,但只是大佐,这背后原因在于他在原著里其实是日本一支精锐特种部队的指挥首脑,这也是他在日军体系中的价值所在。这支不算大却极具杀伤力的部队,曾给李云龙造成巨大损失;以致在平安县城之战时,李云龙把此前散落各地的部队全部召回,动用几十倍于山本兵力的力量,才击败对方。
山本的存在,原本是为了给李云龙在建设共和国的特种部队方面带来启发。电视剧却删去了关于特种部队建设的探讨,使魏和尚的戏份成了衬托李云龙、提升全剧观感的角色。原著中魏和尚究竟处于何种定位?由于故事重点在于强调培养高素质特种兵的必要性与稀缺性,魏和尚其实是最早具备特种兵潜质的战士,他的死也在警示:要成为这类士兵,除了身手了得,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冷静的心态,而非单纯依赖暴力。
魏和尚缺少这些条件,因此英年早逝,既是遗憾,也是警钟。真正具备潜力的,是段鹏。电视剧对魏和尚之死的处理确实震撼,但在整体逻辑上却显得不够连贯,后来反而沦为衬托李云龙的桥段,让段鹏在主线中时隐时现,读起来有些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