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731》一直以来都备受期待,尤其是在它正式定档后,观众的热情只增不减。然而,就在大家翘首以盼电影上映之际,意想不到的麻烦出现了!
演员🎭️王尊在社交平台上公开控诉,自己在电影剧组的片酬被拖欠了超过五年。尽管早在五年前就与剧组签订了合约,支付时间早已到期,但导演却始终没有履行支付义务。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本文将详细呈现事件经过,所有内容均有可靠来源。
《731》这部电影经历了长时间的筹备,终于宣布定档。然而,紧接着的并非影迷的狂热,而是一则令人震惊的控诉。演员🎭️王尊在社交媒体上发长文,揭露自己五年来的薪酬拖欠问题。在文中,他晒出了与“千岁影视”公司签订的合约,并表示结款日期早已过期。最初,剧组以延期为由,告知王尊薪酬支付会推迟,王尊也出于理解对剧组的困境给予了宽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剧组始终没有兑现承诺,推脱的理由层出不穷。最终,生活的重压让王尊不得不走上法律途径,起诉剧组。
令王尊更加无力的是,在收到法院传票的同时,他发觉自己的名字竟然从电影的演职人员名单中消失了。无论是他的角色还是参演信息,统统被悄然删去。这一行为让人不禁质疑,剧组的这种做法是否意味着在对待演员🎭️的权益时存在严重的不公?
王尊在文中提到,他为角色“郝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了更好地呈现角色,他投入了近四年的时间,甚至请了专业老师进行表演训练。尽管当时片酬尚未支付,他仍积极配合宣传活动,履行了合同中的义务。他理应获得69万元的报酬,这不仅是他应得的报酬,也是他付出劳动后的应有回报。
在王尊的叙述中,导演赵林山的生活方式与王尊的困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导演在剧组期间奢华享乐,抽雪茄,喝茅台,甚至能将自己的孩子送入昂贵的国际学校。这一切让王尊愈发感到无奈。作为一个专业演员🎭️,他的收入和地位似乎远远不及导演的奢华生活。
回顾《731》的漫长筹备过程,影片曾用名为《生化启示录》,也曾经历过停工的波折。种种迹象表明,影片的资金链似乎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王尊的薪酬拖欠问题或许是这种资金困境的反映。
王尊的名字从电影主页中消失,所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觑。对于一名演员🎭️来说,作品是他职业生涯的重要证明,而这种抹杀式的处理,几乎比拖欠薪水更加无法接受。更令王尊感到无法忍受的是,这一切发生在他提起诉讼之后,仿佛是一种有意的报复,试图让他在公众眼中“消失”。
不仅如此,王尊的角色可能在电影中占有相当的份额,他参与过多次公开宣传活动,但如今却成了“查无此人”。这让王尊感到极度不甘,认为这是对他多年来努力的公然抹杀。他也承认,公开这一切可能会面临被整个行业排挤的风险。
随着这一消息的广泛传播,网络舆论开始发酵。有些网友质疑王尊为何选择在电影即将上映时才爆料,是否有意“狙击”电影。而另一些网友则认为,王尊的行为完全正当,毕竟五年多的工资拖欠,任何人都会忍无可忍。王尊的公开举动,也引起了大量支持和同情。
尽管有些人对王尊的爆料时机提出疑问,但他通过社交平台提供了合约、照片等详细证据,逐渐获得了公众的支持。对于一部有央视等官方媒体背书的历史题材电影来说,剧组内部的劳资纠纷及其处理方式,显然对影片的声誉和公众信任产生了重大影响。
无论大多数观众更关注电影的质量,还是对创作者的不公待遇产生同情,这一事件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到电影的票房和口碑。此时,片方如何回应王尊的控诉,如何面对这一争议,都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