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鹏整天忙着强调自己是个商人,黄磊则不厌其烦地证明自己是个文人,而吴京呢?从头到脚都想告诉世人:他就是个军人。三人不同的执念,凑在一起就像一出反复上演的娱乐圈️小剧场。
吴京这段“军人梗”,比起不少当下流行的段子还真耐看,甚至可以说和黄磊的“文人梗”处在同一赛道,只不过吴京身上多了一点🕐️荒诞色彩。他明明没真正当过兵,却总是一副“退伍老兵”的状态,硬生生演出一场“未服役综合症”。这股劲头甚至催生了网友们的“吴京渲染大赛”,各种恶搞、各种拼接,俨然成了网络上的二次创作源泉。
有人说看吴京采访就像看“弹簧脑袋”不停跳动,每一句都能让人忍不住傻笑。比如他那几句名场面:“坦克没有后视镜”“枪炮是不长眼的”“黑人兄弟语言不通”……原本只是随口一说,却被无限放大,成为网络乐子。可若仔细听,当时他说的其实没大毛病。要知道,《战狼2》里他既当导演又做制片,要处理海外场地协调、军方资源调度、突发事件预案等等,这些环节都得亲自上阵。
相比许多国产片在海南岛搭景,吴京硬是把剧组拉去了非洲,还真动员了军队配合,这难度远高于单纯的“拍电影”。只不过,影片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顶多算一部中规中矩的好莱坞B级片。但也正因如此,才显得难得——毕竟中国电影能稳定拍出B级片水平的本就屈指可数。吴京确实有真本事,只是心态逐渐膨胀,访谈时的亢奋状态与早年《战狼1》宣传期的沉稳判若两人。
主持人往往面无表情,只能机械点头,而吴京则接连抛出反问,目的不是沟通,而是让观众看到他“多牛、多厉害”。这反倒让网友们更乐意整活:“坦克其实有后视镜”“枪炮是长眼的”“黑人语言都能通”……于是原本的正经采访硬生生成了段子宝库。
说起来,吴京的风评几乎每年都在波动,《战狼2》后尤其明显,上半年遭群嘲,下半年又被夸赞。比如《流浪地球》系列上映时,他的口碑大幅回暖,这算是他的关键转折点。但没多久,又因各种言论陷入争议。观众观察他的舆情,就像看社会生态实验一样,趣味十足。
更微妙的是,他和黄磊在某种层面上很像——都是“表演型人格”,喜欢讲大道理,喜欢摆“爹味”。区别在于,黄磊走的是文化知识分子路线,而吴京则把自己紧紧捆绑在爱国叙事上,一旦触网就成了争议的中心。反差尤为明显:当年他还曾在节目里抱怨自己民族受委屈,一副愤愤不平的模样,转头又摇身一变,成为“又红又专”的代表人物。
更戏剧的是,《战狼2》在非洲拍摄时,剧组遭遇抢劫,他在微博提醒“外面很危险,多请保镖”。可等电影宣传时,他却一本正经地说,只要亮出国旗,人人都会客气。两面言论的反差,直接给网友递上了段子素材。
讽刺的是,吴京号称“军旅情怀”,却一天义务兵都没当过。反倒是他瞧不上的韩国偶像exo成员,真真切切服过兵役,靠着部队锅硬熬了两年。更别提他早年还卖过“小鲜肉”人设,试图吸引梦女群体,结果遭人直言:“谁YY吴京啊,那才真是饿疯了!”
他的访谈里对男性♂️长发嗤之以鼻,给人一种极“传统”的保守印象,几乎集齐了大男子主义的各种刻板标签。也难怪有人说谢楠堪称“隐形勇士”,居然能在这样的相处模式下安稳生活多年。
归根结底,吴京就是个矛盾体:一边热衷制造抽象名场面,一边在电影创作上愿意把钱花在内容而非片酬;一边试图扮演硬汉军人,一边又有过“偶像化”的营销黑历史。他既是网络狂欢的笑料源泉,也是国产大片罕见的执行力代表。这种复杂性,正是他始终处在风口浪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