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剧《生万物》自开播以来,掀起了收视热潮,堪称8月最具爆款潜质的电视剧。演员🎭️演技在线,剧情代入感强,的确让观众产生了深刻共鸣。然而瑕不掩瑜,剧中依旧出现了不少穿帮镜头,这些小细节虽不至于影响整部剧的高度,却也多少拉低了观感。本文就为大家盘点《生万物》里出现的十大穿帮瞬间。
第一,字幕里“迟到”的迟蓬
在剧集开头的特别主演名单里,林永健的名字赫然在列,就连镜头寥寥的于震都有署名,唯独缺了饰演“大脚娘”的老戏骨迟蓬。后来随着迟蓬的角色获得观众一致好评,剧组才在名单中悄悄补上她的名字。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穿帮,但多少显得有些轻视老艺术家的实力。好在事实证明,真正的尊重还是要靠演技赢得。
第二,牛棚里的水泥墙与现代小楼
绣绣为封二买的独角黄牛出场时,镜头扫过牛棚,赫然出现了水泥墙面,远处甚至还能看到现代农村小楼。可要知道,剧中背景是1930年代,当时的农村几乎都是土坯墙,水泥和小楼显得格格不入。相比之下,《白鹿原》等年代剧在细节把控上就更加严谨。
第三,农田里的塑料膜与彩钢瓦
镜头一转,封大脚种地的场景中,居然出现了塑料地膜、大棚蔬菜,甚至还有彩钢瓦。可塑料地膜是上世纪80年代才逐渐普及的现代农业产物,放在剧中背景年代明显穿帮。导演和后期显然忽略了对环境元素的处理。
第四,土匪胡子“掉链子”
第19集,土匪被吊起来时,假胡子突然掉了一半。虽然镜头一闪而过,却还是被观众敏锐地捕捉到。这种小失误多少显得有些草率。
第五,人数严重对不上
台词里明确说有91个人,可镜头里一数,站起来的只有62人。整整少了近30人,这样的差距根本瞒不过有经验的观众。
第六,绣绣的“方形孕肚”
怀孕后的绣绣经常用手护着肚子,可一旦松手,观众却发现她的肚子明显是“方的”,仿佛里面塞了块板子。一会儿又突然恢复正常,看得人忍俊不禁。
第七,封四手上的绳子忽隐忽现
第20集,封四被推下墙时,手上明明没有绳子。结果他跌倒再站起来,手竟然又被绑住了。镜头前后完全对不上。
第八,餐桌上的“红红大虾”
费文典与绣绣吃饭时,桌上赫然摆着一盘新鲜大虾。可那时的农村既不富裕,又远离海边,哪来的虾?显得非常出戏。
第九,“面粉雪景”太假
雪景在影视剧中常常借助造雪机完成,比如《长津湖2》就做得极其逼真。但《生万物》的雪景,却像是随意撒了点面粉,效果明显欠佳。
第十,受伤包扎太现代
封大脚受伤后的包扎场景,用的是明显的现代软胶管和医用绷带。这样的道具出现在1930年代的戏里,违和感扑面而来。
总体而言,《生万物》仍是一部佳作,剧情扎实,演技过硬。但瑕疵与亮点并存,若剧组能在细节上更加打磨,这部剧完全可以更上一层楼。毕竟,作为年代剧精品,观众对它的要求自然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