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首播的《目之所及》,极其符合爱奇艺迷雾剧场的拿捏:前情后事交错铺陈,人物的动机与行为屡次让人迷失自我,画面的昏暗调性更把观众一步步带进弥漫的迷雾之中。其实要读懂这部剧,先从一个核心的揭示开始:死者并非传说中的男主从前的错位副本,而是真正的男主——苏牧心。
看懂这部剧的两处微妙细节,便能锁定真相。第一处细节发生在雨夜,苏牧心在寻找情人施悦的情节里。因酒意微醺,女主在扶他下车、上楼时镜头给出一个脚部近景:他的脚在踩上台阶的第一瞬间,总是向同一方向移动,等到摸清真实地面后,才再迈出另一只脚。这种犹疑并非醉酒者的常态,哪怕视力正常的人也不应呈现这种“先移步再确认”的僵硬。显然此时的视野里并非一个完全清醒的男人,而是一个盲人的本能反应——于是推断场面中真正处于清醒状态、走在同一方向上的人其实是他的兄长,盲人苏牧凡。
第二处细节出现在曲桐将苏牧心塞入后备箱、带入地下车库的过程。下车时,苏牧心依旧沿着同一个方向移位,随后再迈出另一只脚。这两处细节的共同点在于“同向移动”的重复出现,进一步印证死者就是苏牧心,而此时站在他身边、外表如他却是盲眼的兄长——苏牧凡。两人同卵双胞胎,DNA🧬难以分辨,彼此间的身份错位由此成为可能。
原著设定里,苏牧心为掩盖杀人事实,曾纠缠上已经失踪后再找到的盲人哥哥,意图杀死哥哥以便嫁祸于他,自己则以苏牧凡这一“已申报死亡”的身份活下去。可惜,命运在阴错阳差间给他设下了更大的剧本:他试图将要喝给苏牧凡的那杯毒酒喂给对方,结果被曲桐误以为是丈夫用于毒杀自己的工具,因而反过来过失杀死了自己的丈夫。此时苏牧凡恰巧在场,将所有的证据和责任一并揽在自己身上,准备以自己残破的身躯去替曲桐坐牢。
高三那年的旧事成为伏笔:原本自己替弟弟上学时,先喜欢的对象便是曲桐;但后来因意外,弟弟代替自己迎娶曲桐,结果却并未真正珍惜。如今在剧集的迷宫里,警察走入的每一步、每一个时间点、每一个发现,似乎都被苏牧凡提前算计好——用人心作为战争的前线,扰乱警方的判断,将曲桐的罪名最大化地减薄或转移。
并非因为警察真的愚笨无能,而是一切都在苏牧凡的掌控之中:包括施悦尸体被发现的时间、苏牧心尸体被发现的时间,以及曲桐目前难以理解的举动。这一切共同指向一个结论:警察的“迷宫”并非偶然,而是被他一手设计的戏法。随着剧情推进,观众会逐渐意识到,真正推动这场“迷雾游戏”的并非外部的势力,而是隐藏在血缘与记忆背后的那份不可告人的权力与牵引。
总的来说,《目之所及》以极致的阴影美学和精巧的情节设计,呈现了一场关于身份、罪责与救赎的复杂棋局。通过对两条细节线索的解析,以及对双生关系的揭示,观众可以理解到:这部剧的魅力不在于单一的真相,而在于不断翻转的真相本身,以及在迷雾中对人性深处的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