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之降魔咒》首映爆火,陈浩民能否再度抓住观众的心?
8月27日,由陈浩民主演的《狄仁杰之降魔咒》在网络平台首映,火速吸引了大量关注。然而,近年来,围绕着“狄仁杰”这一经典IP的各种网大电影层出不穷,虽然有梁冠华版和刘德华版的经典加持,但这些翻拍之作大多质量堪忧,往往让人失望。而这部《降魔咒》也未能打破这一魔咒,尽管首映登顶新片榜,但其口碑却依旧平平。
低成本、高期待
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仅为800万元,而阵容上也并不算强大。陈浩民的演技和口碑近年来有所下滑,片方对此并未敢冒太大风险。除了陈浩民外,电影还请来了刘金、来喜等知名配角,以及侍宣如这样在网大中比较常见的花瓶女演员🎭️。虽然阵容不算豪华,但片方显然是依赖陈浩民这位老牌演员🎭️的情怀吸引观众。然而,面对近年来网大观众的口味变化,这样的情怀是否依旧奏效,成了一个大问号。
近期,网大的品质普遍堪忧,赵文卓的《生死危机》、樊少皇的《危情风云》等片质量差强人意,观众的期待值也一度跌至低谷。《狄仁杰之降魔咒》凭借首映的热度,在上线仅两小时内迅速冲上了新片榜第一位,尽管如此,电影的实际口碑依然一般,似乎并未能抓住观众的心,甚至可能会进一步打击陈浩民在观众中的形象。
剧情“玄虚”,让人摸不着头脑
《狄仁杰之降魔咒》的剧情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故弄玄虚。电影一开始,场面倒是相当刺激。一位小镇富商蒋别驾为了迁坟,找来了众多法师坐镇。在开馆时,三件宝物竟引发了“祖宗显灵”的事件,祖宗大骂蒋别驾不孝,引起一番混乱。原来,这些所谓的“鬼怪”其实是歹人伪装,为了抢夺蒋别驾的宝物。蒋别驾临终时,写下了“降魔咒”,宣称真正的祖宗会为他报仇。从此,小镇流传起恶鬼害人的传闻。
远在京城的狄仁杰听闻此事,带领美女属下前往调查。狄仁杰坚信鬼怪不存在,犯罪的根源是人心。电影围绕着这一设定展开,试图解构迷信与怪力乱神,然而剧情的处理显得混乱不堪。虽然狄仁杰一度宣称“破”,似乎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但后续却将一切归咎于凶手所用的迷幻药。这种“喊破咒语就解决问题”的情节设定,让人忍俊不禁,甚至让人怀疑导演是否清楚自己到底在拍什么。
过于简单的剧情,缺乏深度
其实,《降魔咒》的剧情并不复杂,简单到让人难以理解。电影的大致情节就是准女婿为了杀死岳父,误杀了蒋别驾后,企图通过制造鬼怪来掩盖真相。最终,所有的“鬼兵鬼将”竟然都是幻觉,真正的凶手只是一个人。电影的叙事方式让人感觉像是被拍成了科教片,而观众却根本没能跟上剧情的发展,迷失在了无厘头的情节里。
女角色的矛盾存在
当然,网大烂片少不了一些擦边的女角色。《降魔咒》中的王二,就是典型的“为男性♂️观众服务”的存在。她既可以被认为是开放的代表,和丈夫同甘共苦,甚至在有了钱之后一起跑路;但另一方面,她的穿着和角色设定又极其矛盾:低胸装、船戏,这些设定完全没有必要,且显得尤为突兀。显然,导演并未真正考虑角色的合理性,只是单纯为了博取眼球。
陈浩民:不再是网大的救世主
回顾陈浩民的职业生涯,他曾在网大中大放异彩,《封神榜》《天龙八部》等经典作品让他积累了大量粉丝和情怀。在这些作品的带动下,他也涉足了《济公》系列、《齐天大圣之火焰山》等网大,每一部票房都能轻松突破千万大关,曾一度被誉为“网大票房之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的口味发生了变化,陈浩民的作品逐渐沦为“烂片”的代名词。
近几年,他的网大作品《真假济公》、《仙剑风云》、《西游记之双圣战神》等的票房早已低于500万元。即便有“封神”情怀的加持,观众也开始对陈浩民失去了兴趣,他逐渐成为了网大作品的代名词。这也不禁让人感慨:陈浩民是否该停下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或许,网大并不是他理想的养老院。
总之,《狄仁杰之降魔咒》虽然凭借首映短暂夺得了新片榜的头把交椅,但其剧情的薄弱与逻辑漏洞,注定让这部作品难以打破“烂片”的定论。对于陈浩民而言,继续在这种低质量的作品中徘徊,恐怕会使他在观众中的形象进一步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