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夕前夕突然上线的悬疑剧《目之所及》,第二集的播出引爆了弹幕,观众的评价多以“逻辑跳跃”与“设定难以自洽”为主,意见呈现一边倒的紧张和质疑。
在这轮批评中,最集中的焦点落在周密等人对曲桐的侦查手法上:他们暗地里跟踪曲桐的行踪,进入饭店后曲桐并未表明警务身份,便直接向服务员询问“刚才进来的人去哪儿了”,结果对方竟然干脆作答,仿佛在无意中暴露隐私。这种“顺手即可得”的线索提取方式,让人感觉像是在扒取别人的秘密,而非通过合规的侦查程序。
更让人咋舌的是,周密一行在厕所偶遇曲桐后,没能获得有用线索,随后她却直截了当地继续跟在曲桐身后,问她去哪儿买了什么。此时的曲桐,已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受害者,而是成为追踪对象,观众却难以理解这种“直白追问”的动机与方式究竟能否真实反映案情。
不过要真正理解这部剧,还是要把视线回落到第一集——那才是悬疑的起点。出租房内发生的一起离奇凶案,死者是名叫施悦的女子,现场线索错综复杂,嫌疑人极有可能便是与她一晚同处的情人苏牧心。
次日清晨,苏牧心选择逃离,周密等警官只得转向另一条线索,去找苏牧心的妻子曲桐询问真相。曲桐的陈述充满矛盾:三个月前她还报警称对方家暴,而如今她却声称两人感情良好,这样的对照瞬时点燃了观众的质疑火苗——难道她在隐瞒,还是剧情在玩弄误导?
第一集的悬疑感因此被迅速点亮,恰到好处的音乐与顺滑的转场镜头更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冷冽而迷人的谜局之中,心中不由自主地想要立刻追到大结局。
整体对照两集的节奏,剧情好像在两端来回拉扯:一边是逐步堆叠的动机与情感纠葛,一边是看似无缝接续的疑点暴露。这种结构无疑提升了初期的观感,但也让第二集的逻辑质疑显现得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