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及《繁花》时,人们第一时间往往想到胡歌、马伊琍这些主演,但真正让观众眼前一亮的,却是京剧名角史依弘的惊鸿一瞥。她的出场虽短,却气场全开,优雅与底蕴让人过目难忘。许多人在看完剧后感慨,当年李诚儒娶到她,确实是“高攀”了。
史依弘的人生,几乎就是一部奋斗与艺术并存的传奇。她从小就活泼好动,十岁便考入上海戏曲学校,专攻京剧武旦。那是一个极为严格的学习环境,每天清晨练功,从不懈怠。她的老师张美娟,是中国第一女武旦。史依弘拜师后刻苦钻研,很快脱颖而出,成了学校里的“明日之星”。
毕业后,她顺利进入上海京剧院,成为重点培养对象。年仅十九岁便凭借主演《白蛇传》站稳戏曲舞台。两年后,她又凭《扈三娘与王英》大胆融合多种表演风格,一举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还被誉为“中国京剧之星”。
可她并未满足于此。1996年,她赴北京深造,进入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师从杜近芳、李玉茹等艺术大家。学成归来,她依旧是京剧院的台柱子,主演了《宝莲灯》《大唐贵妃》等大戏,还尝试跨界谭盾的音乐剧,逐渐形成文武兼备的全能风格。她不仅精研武旦,还融会梅派、程派、尚派的唱腔,逐渐成为海派京剧的代表人物。
进入新世纪后,她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她动作干净利落,唱腔韵味悠长,观众趋之若鹜。2010年起,她开始带徒弟,推广京剧,还把中国戏曲带到海外,让更多人了解这一国粹。新版《大唐贵妃》中,她首创“翠盘舞”,融合古典舞与京剧表演,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时引发轰动。如今,她已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获文华表演奖,被誉为戏曲界的“一姐”。
而另一边的李诚儒,人生轨迹却大相径庭。他少年学过京剧,后来转向话剧。1976年,他在北京工人俱乐部登台演出,1980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业余表演班,却在影视圈发展平平。1985年儿子李大海出生,他仍在为生计奔波。
90年代初,他下海经商,先做电缆生意,再开服装商场“特别特”,很快身家过亿。虽然经历过鼻咽癌,但痊愈后继续在商场驰骋,豪宅、古董一应俱全。直到1994年,他才重返影视,凭《过把瘾》《重案六组》树立起硬汉形象,后来又参演《大宅门》,成为圈内熟面孔。
1996年,史依弘在北京进修,两人因缘际会相识。那时李诚儒比她年长18岁,离过婚,还带着一个儿子。但他追求极为执着,最终两人走进婚姻。登记低调,却引来议论纷纷。外界觉得史依弘“嫁得好”,可连李诚儒的儿子都直言,父亲“配不上她”。
婚后,夫妻两地分居。李诚儒忙于拍戏,史依弘活跃在京剧舞台,起初还能互相奔波支持。然而到了2005年,矛盾浮现。李诚儒希望她来北京发展,还想要孩子;可她事业正值巅峰,难以放弃上海舞台。最终她妥协,迁就家庭,却因此与本心背离。
一次,李诚儒让她在影视剧中客串京剧角色。效果虽好,他却希望她转向影视圈,以便更多陪伴,又能带来收入。史依弘拒绝了——在她眼里,京剧是生命的信仰,不容妥协。这成为两人间的裂痕。
更令她失望的是,李诚儒重操旧业,再度做起生意。一次饭局,他甚至直接要求她当场唱戏助兴。史依弘断然拒绝,她认为那是对艺术的亵渎。尊严被触碰,婚姻的裂缝再无法弥合。2007年,两人和平离婚,这段维持五六年的关系就此结束。
时光流转,2023年《繁花》播出。王家卫邀请史依弘客串,给足尊重,让她以本色演绎。镜头中,她戴着金丝眼镜👓,在张园轻轻唱起京剧,眼角的细纹与沉淀的气质,将优雅与坚持定格。短短几个镜头,却让无数观众动容。她的气场,甚至碾压剧中群像。
回望往昔,人们才明白:当年李诚儒的确高攀,却未能给予足够的尊重与理解。若他能像王家卫那样真正懂她,或许结局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