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于和伟的一生,那简直比小说还精彩。刚出生时,因为母亲奶水不足,他差点饿死,还是大姐把他当亲儿子养大。童年里,他和兄弟姐妹几乎是靠烤红薯填饱肚子。父亲早逝,母亲撑起一家十一口人,哥哥姐姐更是砸锅卖铁送他读书,就为了让他能有条出路。
后来,他怀揣梦想考进上戏,毕业后却在跑龙套的路上熬了整整14年。角色被剪掉、戏份微不足道,他都没灰心,始终咬牙坚持,哪怕只是几秒钟的镜头,也当成主演去演。终于,他凭借扎实演技一步步攀上高峰,拿下三金影帝。火了之后,第一件事不是给自己享受,而是给家人全款买了房子。
然而,他的心里一直留着遗憾——母亲和大姐没能等到他功成名就的那一天。
2010年,《新三国》里他出演刘备。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把《三国演义》读了好几遍,揣摩人物性格。结果一出场,观众就看到了仁义、坚韧又足谋略的刘备。后来,他又挑战《军师联盟》里的曹操。因为之前的刘备太成功,不少人担心观众出戏。可他硬是凭着对角色的理解,把曹操演得既有枭雄的狠辣,又有父亲失子时的痛彻心扉。那一刻,大家眼里的他就是曹操,而不是刘备“穿越”过来了。
他不仅能在古装戏里游刃有余,现代剧同样拿捏得住。《觉醒年代》让无数观众二刷三刷,他饰演的陈独秀,既有热血也有柔情。舞台上是老戏骨的沉稳,综艺里却又能随时接梗开玩笑,“接着奏乐,接着舞”的梗他也玩得开。这种反差,让更多人喜欢上了他。
其实,于和伟的成功,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从最底层角色一点🕐️点磨出来的功底。他演过正派,也演过反派;演过古代,也演过现代。正是这种全方位的积累,让他能更深刻地挖掘人物内心,把角色立住。
如今,他迎来职业生涯中的又一次大考——接下唐国强老师的“教员”角色。唐国强的版本早已成为经典,神态、语气都烙印在观众心里。要接这个班,不仅需要勇气,还要拿出真功夫。为了贴近角色,于和伟在开机前短时间内减掉10多斤,只为呈现更接近中年教员的形象。
社交媒体上,他偶尔记录生活:“收工…发会儿呆…”配上一张落日的照片,文字轻描淡写,却透出细腻和温柔。舞台上的坚毅与生活里的柔软交织,也让人更理解他为何能塑造那么多层次复杂的人物。
观众既紧张又期待:他能否突破经典、再一次带来惊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从苦难走来,一路靠实力拼到今天的于和伟,不会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