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一场关于蓝营未来走向的专访掀起舆论波澜。副主席连胜文接受黄光芹专访时,先是点出蓝营内部对“救世主”的依赖心理,他直言这是幻想,真正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力量、凝聚共识,共同分担责任。他强调,蓝营必须摆脱单纯依靠个人的迷思,而要建立起群体合作的长期机制。
朱立伦的例子:派系冲突与责任并行
在访谈中,连胜文也谈及朱立伦,点出蓝营主席一职所面临的艰巨挑战。他回忆,自己与朱立伦共事四年,虽不是深交,但在许多事务上有共识。朱立伦性格低调,不喜张扬,往往让人难以捉摸。正因如此,外界有时会误以为他不善沟通,从而导致一些摩擦。连胜文直言,担任蓝营主席注定要得罪人,提名候选人、安排行程、人事布局,都涉及各派系的利益角力,这份责任绝非轻松的荣耀,而是沉重的压力。
反对“借机炒作”:选举必须是真心实意
针对近期部分人可能以选举为名图谋个人利益,连胜文表达了鲜明态度。他毫不客气地指出,如果有人参选只是为了制造话题、炒作知名度,甚至为募款找借口,这完全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他直言:“若是这种动机,那就真的不要再浪费我的时间。”在他看来,蓝营主席不仅仅是一个头衔,而是承载着政治智慧与责任感的职位,必须由真正愿意投入与担当的人来承担。
卢秀燕参选话题:欣赏但尊重其选择
关于外界最关心的焦点——台中市长卢秀燕是否参选蓝营主席,连胜文的回应相当明确。他强调,卢秀燕在台中的施政成绩和过往立院表现都有目共睹,自己与她的交情已超过二十年,早在连战担任主席时,她作为立委的表现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坦言,若卢秀燕愿意承担责任,他会全力支持并感激她的投入;但如果她基于个人原因不参选,那也是她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该强加决定。他补充道,虽然卢秀燕的民调表现良好,但选举绝不只是名气之争,更关乎蓝营如何整合力量迎接未来挑战。
打破幻想:群体合作才是长远之道
连胜文特别提到,社会对蓝营总有一种期待——盼望“救世主”从天而降。然而,这种幻想既不现实,也无法解决结构性问题。他回忆,十多年前自己就提醒过,蓝营应抛开对单一领袖的依赖,转而注重如何集结群体力量。他引用立委黄健豪的说法,强调唯有共同承担责任、加强团结,蓝营才能真正走出困境。这一点🕐️,无论卢秀燕参不参选,都不容忽视。
整体来看,连胜文在这场专访中,既对卢秀燕给予高度肯定,也对党内可能的“作秀”风气提出批评;既点出朱立伦的性格特质与派系压力,也强调了蓝营未来必须走向合作的必然路径。他的言论透露出一个核心信息:蓝营需要的不是个人英雄,而是一股凝聚力与共同承担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