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戏音乐创作的领军人物杨礼福.jpg
荆州花鼓戏音乐创作的领军人物杨礼福.jpg
肖作伟在剧目《秦香莲》中饰演包拯jpg
肖作伟在剧目金钗记中饰演相爷,在后台摄.jpg
极目新闻记者 张盼
7月8日,荆州花鼓戏音乐创作的领军人物杨礼福去世,享年82岁;8月30日,仅隔月余,荆州花鼓戏界再传噩耗:荆州花鼓戏表演艺术🎭️家肖作伟于8月29日13时在湖北潜江病逝,享年82岁。两位大师的接连离世,令无数戏迷痛心惋惜。
“二人都将毕生献给了花鼓戏事业。”据二位的生前挚友透露,杨老师为荆州花鼓戏事业战至了最后一刻,肖老师在生前最后几天仍在舞台上表演。
杨礼福是潜江人,荆州花鼓戏音乐创作的领军人物,被誉为该剧种的“首席作曲家”。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勤奋耕耘,成就斐然,先后为《家庭公案》等100余个剧(节)目设计音乐唱腔,旋律优美,韵味独特,影响深远;独创的“吊孝腔”“遥望曲”将悲怆与乡愁化作绕梁之音,成为江汉平原广为流传的经典;其作品《家庭公案》《河西村的故事》等屡获国家级大奖,如星辰般照亮江汉平原的文化夜空。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退休后仍笔耕不辍,倾囊授徒,其著作《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精粹》已成后学圭臬。
肖作伟戏路宽广,擅演生角、丑角和花脸,是舞台上的“千面戏骨”,方寸戏台上,他留下了近七十载光阴。从《原野情仇》中阴鸷的“常五叔”,到《秦香莲》中铁骨铮铮的包公,从市井小民的嬉笑怒骂到革命者的慷慨悲歌,其表演如江汉平原的江水,既有奔涌激越,亦含涓涓深情。他不仅以演技征服观众,更以“戏比天大”的信念,执导20余台剧目,晚年仍执鞭授艺,将毕生心得凝成《花鼓声声哟喂哟》一书。
而今,虽再无杨公的哀腔绕梁、肖公的怒目金刚,但他们的艺术生命早已融入荆州花鼓戏的血脉。荆州花鼓戏剧院的青年演员🎭️们正以新作接续传承,将传统唱腔与现代审美交融;潜江“戏曲进校园”活动让花鼓戏扎根青少年心田;民营戏班在乡野间延续草台戏的烟火气。非遗之舟需代代接力,需以双璧为楷模,守护这份文化血脉。
愿二位大师千古,他们的艺术之光,将照亮后来者的征程。有不少戏迷自发发文悼念。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