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宁宁
深夜的街头,周冬雨与马思纯肩并肩走出餐馆,口罩遮面,却掩不住两人眼角的笑意。她们手挽着手一路闲谈,直到路口才依依惜别。这个场景打破了外界的种种揣测——原来,她们的友情从未因流言蜚语而褪色。
时光追溯到2016年,《七月与安生》让两人结下了深厚缘分。银幕之上,一个叛逆张扬,一个温婉内敛;戏里是姐妹般的依赖,戏外也逐渐延伸为现实中的闺蜜情。电影上映后,她们同时斩获金马奖影后,周冬雨跳起来为马思纯庆祝,那一幕成为影坛佳话。
然而,领奖台上的一句话,却引发轩然大波。周冬雨说:“我们家没有一个人做电影,我觉得特别光宗耀祖。” 本是情绪激动的自然流露,却被外界解读成“阴阳”好友。毕竟马思纯的家庭背景显赫:小姨蒋雯丽是著名演员🎭️,母亲是经纪人。网友的争论随之爆发,一方认为她只是言语不当,一方却认定是有意讽刺,批评声铺天盖地。
可真正了解周冬雨的人,只有马思纯。她知道好友是个不会修饰、常常口是心非的人,所以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说:“她值得被偏爱。” 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多年间,她们的友情从未被撕裂,反而在细碎的日常中愈加稳固:生日时的及时祝福、首映礼上的低调支持、旅行中的快乐合影,都见证了这份深情。
马思纯的演艺之路,看似顺遂,实则跌宕。大学学播音时偶然参演电视剧,从而坚定了做演员🎭️的决心。她在剧组里摸爬滚打,默默积累经验,直到2015年出演《左耳》,凭借叛逆少女“黎吧啦”一角一炮而红。随后与周冬雨合作《七月与安生》,事业迎来高光时刻。
然而,聚光灯的背后,是抑郁症的阴影。事业受阻、情感受挫,她被迫靠药物控制,体重也随之飙升。直到参加综艺《花儿与少年》,她在旅途中感受到来自同伴的治愈,才逐渐走出困境。她曾动情地说:“如果哪天不再需要药物,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们。” 那一刻,她的脆弱被接住,也印证了“朋友是治愈生活的良药”。
与之不同,周冬雨的道路充满“破土而出”的力量。她是家中第一个走进演艺圈的人,被张艺谋发掘出演《山楂树之恋》,凭清新自然的演技斩获华表奖新人奖。此后,她连续登上春晚舞台,尝试各种题材:古装剧《宫锁沉香》、喜剧片《心花路放》、青春片《同桌的你》,角色各异,却都游刃有余。2016年的《七月与安生》让她问鼎金马,2019年的《少年的你》更是让她实现华语电影三大奖影后“大满贯”。
然而成就背后,非议不断:有人嘲她外貌平平,称她“小黄鸭”;有人指责她耍大牌、不尊重前辈。但无法否认的是,她的演技已成为业内标杆。
一个出身世家却饱受抑郁困扰,一个从零起步却顶着质疑前行。两条迥然不同的轨迹,却因一部电影而交汇,十年相伴,成为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真正的友情,不是没有分歧,而是即便看清彼此的缺点,仍然选择守护与包容。就像张颂文所说:“做觉得对的事情,不要太在意外界的声音。” 外界的流言终会消散,唯有她们并肩前行的身影,始终闪耀。
未来,无论演艺之路如何起伏,周冬雨和马思纯的友情,必将继续在岁月中沉淀、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