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当下此时。
香港电影的节奏变得异常“缓慢”。
比如此前大热的《九龙城寨之围城》,去年五一上映,十月放出消息,将套拍续集“龙头”和“终章”,然后大概一年时间过去了,才再次有了消息。
据闻,套拍计划似乎有变,而或将于明年三月,先拍《九龙城寨之终章》。
撇开诸多猜测,“城寨四子”莫非将独挑大梁?
蝶变抑或大胆?
恰巧见到王晶谈一件事。
他大概意思是说,香港电影很困难的事情,就是演员🎭️的青黄不接,很多人都说,没人敢用新演员🎭️,但就算编剧和导演想用新人,谁敢投资?
这是一个现实困境。
比如,《九龙城寨之围城》是典型的港式商业大片,也在美术、动作、叙事和置景等层面,臻至了顶层,但为何,竟然会被内地一部小成本喜剧《末路狂花钱》打败?
笔者认为,不够强大的演员🎭️阵容是主因。
当然,有人肯定会说,这部电影演员🎭️阵容够强大了,古天乐一番,主演阵容还有洪金宝、任贤齐和黄德斌,甚至可以加上友情客串的郭富城。
是这样吗?
本片来讲,老一辈是在“压阵”。
古天乐是“挂名”一番,无论戏份还是故事核心,都在林峯身上,洪金宝是友情助阵,主要突出角色的“势”,任贤齐名为主演,实则辅助,黄德斌更是边缘角色,“特别友情客串”的郭富城,则更近前传故事的一个“引”和“伏笔”。
主战场交给了“城寨四子”和反派王九。
这当然并没有什么不好。
大胆启用年轻一辈,这本身就是香港电影早就该做的一件事。
但成之,败之。
该片空有《无双》之后最强口碑,但在内地市场,一直表现出来票房走势疲软而不够爆发力的特征,进而也就“打不过”内地小成本喜剧。
这不可不见。
所以笔者一直都有一个观点。
若《九龙城寨之围城》一片,有郭、古双雄,该片的声势和票房表现,都大概率会上一个台阶,且甚至可以展望,港片再破入内地十亿票房门槛。
有人可能会问,巨星就那么豪横?
很简单,从双周一成、功夫皇帝,到刘德华、梁朝伟、郭富城、郑伊健、古天乐和甄子丹,这些人巅峰不一,但都有各自的高光时刻,又或者一路长红。
比如驶入港影历史的大河,你会一眼看见《英雄本色》、《赌神》、《醉拳2》、《红番区》、《风云雄霸天下》、《少林足球》、《无间道》、《功夫》、《投名状》、《十月围城》、《寒战》和《无双》等,诸多创下偌大名头的经典力作。
无一例外,它们都出自以上演员🎭️之手。
这就是巨星的“不可轻侮”。
且可以相信。
当然,万物皆有辩证一面。
也必然会有人说,比如《风云2》、《搜救》、《风再起时》、《扫毒3:人在天涯》、《潜行》、《金手指》、《危机航线》、《焚城》和《误判》,同样是大片,也同样是巨星手笔,票房又怎么样?
其实不管在哪个年代,电影品质始终是不可缺失的一环。
就像一场战争。
如果缺乏基本的武器配备和后勤保障,哪怕你是军神再世,手下又有百战精兵,恐怕也同样难逃一败。
所以,思辨是一门艺术。
不好断章取义。
说回《九龙城寨之终章》。
有人猜测,之所以先开“终章”,可能是因为郭富城和古天乐的档期不太好配合。
但不管怎样,以导演郑保瑞的所言,“终章”先行已或定局。
而这里面又有两种可能性。
一者,以前作故事脉络的发展,继续书写,“城寨四子”离开城寨之后的际遇,大概率还会讲到铜锣湾、陈浩南及雷公子等人物。
说到陈浩南,导演也说了,大家肯定会想到郑伊健,以故事的年代,一定是1996年的郑伊健,但那已经没办法了。
所以会不会出现陈浩南,是个悬念。
也戏里戏外,都离开大佬的“庇护”,让四个年轻人,携着老一辈的声名,当真去闯一闯外面的世界,看他们是否经得起风雨。
是一跃成龙,还是偃旗息鼓?
手底下见真章。
但笔者认为,片方恐怕还是会加上一层“保险”。
尽管郭富城和古天乐的档期,估计确实难以调适,不过若是仅抽出个三五天时间,再来客串演绎一番昔年的江湖情仇,也应该不会太为难。
甚至此前拍《九龙城寨之围城》的时候,应该也还有部分二人的江湖往事素材,并未曝光。
以郑保瑞和郭、古二人的关系,这件事应该不难。
而杀人王与龙卷风再现,一则为电影本身赋予一层厚重之感,二则可为“四子”保驾护航,三则也可再当作前传“龙头”的又一场预演。
不会有输家。
独挑大梁。
是诱惑,也是风险。
而世事无非八个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新老之替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