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最新一期播出之后,陈数被弹幕骂至热搜,我却越发看得觉得不太对劲。
这节目真正期望让我们看到的,或许并非“矫情”,而是“被剪辑出来的关心”。
将空调插头拔掉的那十秒镜头,仿若一颗钉子,把陈数牢牢地钉在了“自私”的耻辱柱之上;不过钉子周边大片大片的空白,全都被剪掉了。
先把场景还原:那英她的肠胃炎犯了;陈数其感冒,处于低烧状态;房间的温度,就好像被放进了蒸锅一般。
节目组给了陈数一个特写——她伸手拔掉空调插头。镜头切走,没给前因,也没给后果。
弹幕瞬间炸锅:“太矫情”、“完全不考虑室友”。
我停下脚步,又仔细查看,发现插头旁边就是遥控器;只是剪辑时特意避开了遥控器的位置,好似递给观众一把“她本可以按遥控器,却偏偏去拔插头”的放大镜。
在接着的段落中,那英去找龚俊聊天,回来之时,满脸通红,便拿衣服扇风。观众的心即刻便偏了。
不过却无人问上一句:陈数在拔插头之前是否有说话?
那英离开房间之时是否有交代?
制作组用消音剪辑的方法把对话去掉,只留下适合引发争执的空白。
这般“留白”相较于任何台词都更为恶毒,因其让观众自行脑补出最为糟糕的情形。
镜头没拍到的,才是真相的关键再看梳妆台:陈数每天早早地起床开始化妆;那英呢,则索性坐在床边,匆忙地画眉。弹幕又一次刷起了“二姐霸凌”。
可镜头没告诉我们:陈数是素颜过敏体质;那英曾公开表示“化妆五分钟完事”。
当需求不同却被放进“谁让谁”的框架,弱势的一方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我突然意识到,这不是陈数与那英之间的战争,而是在“慢综艺”包装之下的“快冲突”——将日常所存在的差异,剪成看似的道德对立,如此一来,流量便得以活跃起来。
你会发现,我们对女性♀️嘉宾的苛刻程度,远远超于男艺人。
对门正在播放《种地》,那几个小伙子争抢床铺,闹得非常欢,弹幕里不停地刷着“哥儿们真是够随性”;如果换作陈数去拔插头,弹幕就会变成“千金大小姐在撒娇”。
对男明星️宽容,对女明星️却格外苛刻这般双标,就好似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潜意识里,依旧认为年长女性♀️就该无尽体贴,不然便是“矫情”。
节目仅仅是个放大器,真正点燃这一切的,乃是我们内心的预设。
更微妙的一点🕐️在于:陈数在录制节目之前,其实已经提到过自己体质较为虚弱,不太适合高强度的行程安排。
可是观众好像自己忽略了这一点🕐️,就好像觉得报名了就等于默认能坚持下去。
这让我想到每次公司团建前,我也常硬撑着表现得轻松,说“没什么事儿”;可活动一结束就得请假休息,还让领导很不高兴——我们总是把疲惫和脆弱藏起来,直到身体实在撑不下去才停止。
陈数选择“拔掉插头”的行为不过是崩溃前的一个小信号,却被刻意剪辑成了所谓的“罪证”。
节目组真的没料到争议吗?
从先导片开始,陈数就因为“身形比较纤弱”上了热搜,现在又被人嘲讽,热度成倍上涨。
那英的迁就,变成了“高情商”的一种象征;陈数的沉默,则成为了“低情商”的一个靶子。
两人的人设一正一负,恰好构成了一场流量的盛宴。
我们讨厌的,其实是不敢表达的自己我甚至怀疑,那把遥控器被挪到床头中间这件事,也是道具组的小手段——毕竟冲突越是显著,观众就越是投入。
但最令我后背发凉的是:我们明知道剪辑可以骗人,却依旧选择相信最刺激的版本。
就像明知朋友圈都是精修图,还是忍不住对比自己的黑眼圈。
可为什么大家还是信?因为我们太需要发泄口。
生活里被室友空调温度逼到失眠,被同事抢会议室却不敢吭声,所有委屈突然找到靶子:看,明星️也这么讨厌!
骂陈数的那条评论,转发里全是“我舍友就这样”,情绪借势出圈。
节目收割了流量,观众发泄了情绪,只剩当事人被钉在热搜。
若换个角度去想:要是那英彼时直接说“我胃疼想吹五分钟”,陈数递过遥控器还回应“我怕冷调到27度”,这样这段画面会不会化作姐姐们相互照顾的温暖场景?
无奈综艺节目不追逐温情,反倒更注重冲突。例如《王牌对王牌》中,节目组常常将沈腾和贾玲剪辑成你来我往互相逗乐的模样,观众似乎就偏爱这种风格。
更扎心的是,我们骂陈数“体弱就别来”,本质与老板说你“抗压差就别干”,是同一种暴力。难道身体差就该躲在家里?
真正该问的是:为什么姐姐们连“我冷了”以及“我胃疼”都难以说出口?
那英出道三十余年,在镜头前一直活力满满,她敢于示弱吗?
陈数演绎过许多精英女性♀️,观众自然而然地觉得她该优雅端庄。
人设恰似紧身衣裳,穿上比较容易,脱下却很艰难。
综艺节目把她们安排在一个屋子里,本质上是把两种社会期许关起来,让它们互相争斗。
如果节目组一开始就设定“姐姐们可以拒绝任何体力环节”,陈数会不会反而主动挑战?
人越被允许脆弱,越愿意逞强。
就像《你好生活》让撒贝宁光明正大摆烂,他反而主动干活。
规则松一点🕐️,人性就活一点🕐️。
写到这里,我反而对陈数生出一点🕐️羡慕:至少她有勇气在镜头前拔掉插头,哪怕被千万人骂;而我在合租屋里热到失眠时,只敢把空调定时悄悄调成两小时,生怕室友觉得我“事儿多”。
原来我们骂的不是陈数,是那个不敢表达需求的自己。
若节目有下一回,我期望导演组大胆将完整音频放出:陈数是否有气无力地说“我发烧了,先把空调关了行吗”;那英有没有回应“行那我出去透透气”。
即便就那么十秒钟,也可让观众听到被剪掉的人间温情;可惜真实播出后,热搜或许就没声响了。
那所以下回要是又瞧见“做作”这俩字儿,先别着急着敲键盘哈;把弹幕关了,问问自个儿:在那场景里,自个儿会不会也想拔插头?
没准儿答案能让你把骂人的手指头偷偷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