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这片赚麻了! 1.5亿成本换10亿票房,孙俪和刘诗诗却意外收钱?
你绝对想不到,两位年龄加起来快140岁的动作巨星,竟然在2025年的暑假狠狠翻红了。
71岁的成龙和67岁的梁家辉,用完全不含水分、拳拳到肉的真实打戏,让电影《捕风追影》成了今年暑期档最大黑马。 上映八天,票房直逼5亿,预测最终总票房稳稳冲过10亿。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这部片的制作成本只有1.5亿。
这意味着,投资方这次真的赚翻了。 更有趣的是,由于独特的投资结构,两位看似与电影无关的女演员🎭️——孙俪和刘诗诗,居然也能坐在家里分享这笔丰厚的红利。
这部电影到底做对了什么? 钱又是怎么分到她们手上的?
这一切都要从这部电影的票房奇迹开始说起。
本周的新片几乎全军覆没,反而给了已经上映一段时间的《捕风追影》持续发力的机会。
吴京投资的《再见坏蛋》两天票房只有22万,郭富城主演的文艺片《无名指》同样惨淡,两天仅收41万。 两部电影都因为宣传跟不上,热度不足,排片率低得可怜。
另外两部港片,经典重映的《青蛇》和张家辉自导自演的《赎梦》,票房也都在一两百万级别徘徊,基本摆脱不了“三日游”的命运。
曹保平导演、郭麒麟主演的《脱缰者也》因为采用天津方言对白,风格小众,首日票房仅363万,预计总票房可能止步于2600万。
表现稍好的是好莱坞电影《死神来了6》,两天拿下4300万,但该片的网络资源早已满天飞,进影院看的多数是铁杆粉丝。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捕风追影》顶住了新片的冲击。
上映第八天,它已经连续六天拿下单日票房冠军,总票房高达4.89亿,排片率还上升到了25%。
专业票房平台预测,该片总票房将顺利突破10亿。 市场分析认为,接下来档期空窗明显,除了《蛟龙行动》重映有些热度外,几乎没有对手。 在《731》上映前,《捕风追影》完全有可能一直霸占票房榜首。 最终票房甚至可能冲击12亿。
票房大爆的背后,是精明的成本控制。 这部电影的总成本控制在1.6亿港币,约1.5亿人民币。 这笔钱在当下的电影投资里不算小,但也绝对不算铺张浪费。
其中,演员🎭️片酬占了大头。 成龙虽然不再拥有好莱坞时期的2000万美元💵天价片酬,但依然稳居国内顶尖水准,拿走了大约5000万人民币。 梁家辉作为惊喜出演的重要配角,片酬约为1000万。 其他演员🎭️片酬都在百万级别。
剩下的资金主要投入于实景拍摄、场景搭建和后期制作,确保动作场面的真实感和整体电影质感。
1.5亿的成本,意味着票房大约达到4.5亿就能回本。 目前《捕风追影》已经突破4.89亿,实现了盈利。 如果最终票房达到10亿,按37%的分账比例计算,片方将获得3.7亿的收入。 减去成本,净赚2.2亿。
这还不算海外市场的收入。 成龙电影在海外一直有稳定受众。 这部电影豆瓣8.1分,IMDb也有7.7分,口碑相当过硬。
它在北美、欧洲、日韩等市场陆续上映,预计还能带来2到3亿的票房收益。 到时候,片方的总收入将会轻松超过15亿。
赚得最多的自然是电影的主要出品方。 这部电影背后有六家投资公司,其中排第三位的是北京海润影业。 海润影业是国内老牌影视公司,早年以《金婚》等家庭剧闻名,如今业务范围已经扩展到了电影投资。
海润的商业模式和欢喜传媒类似,绑定了一批明星️股东。 欢喜传媒的合作对象是张艺谋、陈可辛、徐峥等著名导演,而海润则更侧重演员🎭️,股东名单里有孙俪、刘诗诗、郭涛、赵丽颖等。
孙俪占有海润影业6.13%的股份,刘诗诗持股4.37%。
《捕风追影》由海润影业参与投资,电影赚的钱自然会有一部分成为公司的利润,进而给股东分红。
虽然她们两位没有参与电影演出,但作为公司股东,照样能分享这次成功投资带来的收益。
具体分红金额可能高达千万级别,所以说她们“小赚一笔,够买几套房子”。
这部电影能赚钱,根本原因还是电影本身质量过硬。
电影融合了传统的跟踪技巧和现代高科技手段,动作场面密集,节奏飞快。
最让观众惊叹的是成龙和梁家辉的真实打斗。
两位年近七十的演员🎭️,亲自上阵,打戏完全不依赖特效和抠图,让人回想起港产动作片的黄金时代。
当前电影市场,纯靠真打的动作片已经越来越少。
《捕风追影》的成功证明,观众依然认可这种实打实的付出。 这部电影目前是成龙近十年口碑最好的作品。
虽然票房可能无法超越他之前《功夫瑜伽》17.48亿的纪录,但口碑天差地别。 《功夫瑜伽》豆瓣评分只有5.0,而《捕风追影》拿下了8.1的高分。
电影的成功也让续集计划迅速提上日程。 导演杨子已经表示《捕风追影2》正在开发中。
可能是前传,讲述梁家辉和养子团的故事;也可能是后传,延续片尾彩蛋留下的悬念,引出更强的反派。
但无论如何,成龙继续担任第一男主角🎭️是板上钉钉的事,毕竟他是电影海外市场的绝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