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舍友在寝室门上贴了张海报,是刘亦菲《仙剑》里的赵灵儿。她说:“看见没?这是我小时候第一个微信头像。”一句话把全寝的记忆全拽了回去——原来我们都曾拿85花当过头像。
一、那时我们偷偷把她们当“想成为的样子”
2005年,我13岁,攒了半个月早饭钱,只为买一张杨幂在《神雕》里演郭襄的明信片。我把她贴在课桌里,上课一抬头就能看见那双小鹿一样的眼睛。同桌的男生笑我花痴,我嘴硬说“我只是觉得剧情好看”,其实心里想的是:要是长大也能这么灵就好了。
后来刘亦菲的《仙剑》播了,全班女生都在本子上画她的侧脸。我们不懂什么叫“仙气”,只觉得看见她,心里就安静。那时没有美颜,没有滤镜,她们的一颦一笑就印在央视的雪花屏里,成了我们偷偷模仿的“标准笑容”。
二、原来她们也和我们一样,会自卑、会翻车
长大后才在网上刷到旧图:赵丽颖刚出道时圆脸被嘲“土”,刘诗诗因为溜肩总含胸,唐嫣被吐槽脑门大。原来她们也不是天生完美,只是当年网络不发达,骂声传不到我们耳朵里。
杨幂在采访里说,最胖的时候120斤,穿古装勒得喘不过气,收工回酒店一边哭一边蹬单车。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她们不是被神选中的女孩,只是比我们先一步学会了把脆弱藏起来。
三、再见面,她们把“妈妈”演成了新的少女
这两年,85花集体升级当妈,本以为会“淡出”,结果一个比一个狠:赵丽颖在《风吹半夏》里剪短发开重卡,刘诗诗打戏不用替身,刘亦菲单手抱娃还能空翻。她们不再演“被保护的小女孩”,开始演“保护别人的大人”。
我闺蜜看《与凤行》时突然说:“你看赵丽颖的眼神,和以前完全不一样。”我点头——以前是看世界的光,现在是把世界扛在肩上的光。原来当妈不是“少女感”的终点,而是另一种起点。
四、我们把她们当头像,其实是把“成长”存进了手机
翻翻现在的朋友圈,有人用杨幂的西装杀当工作照,有人用刘亦菲的旗袍当旅行背景,还有人把唐嫣的婚纱图设成婚礼邀请。我们早就不羡慕她们的脸,而是把她们当成了“状态坐标”——
累到崩溃时,想想刘诗诗“人淡如菊”的底气;熬夜写方案时,看看赵丽颖“圆脸也能闯天下”的狠劲;失恋那天,换上Angelababy的回眸一笑,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她们的美早就不在五官,而在“原来可以这样活”的答案里。
五、写在最后:谢谢她们替我们红过,也替我们老得漂亮
前几天热搜说85花“集体回春”,我点进去,看见生图里也有细纹、也有疲态,可就是觉得安心——原来她们也会累,却还在认真营业。就像加班到凌晨的我们自己,一边敷面膜一边回邮件,狼狈却真实。
所以啊,下次再有人说“85花老了”,我想大声回一句:她们只是把青春留在了赵灵儿、晴川、紫萱身上,把成长留给了我们。而我们,会把这份成长继续传给下一批偷偷拿她们当头像的小孩。
毕竟,美从来不是打败时间,而是和时间一起往前走。
【感谢关注,本文为个人见解,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