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9月2日讯(记者 李欣)继七月、八月连续上演后,沉浸式戏剧《帷幕之上》宣布档期顺延至九月,将于9月2日至30日继续在呼和浩特大盛魁大观园演绎剧场驻演。该剧由国内新锐导演团队“引力剧场”创排,采用“环境戏剧+魔术叙事”的复合手法,自首轮亮相以来,已连续演出近60场,观众上座率保持在85%以上。
据呼和浩特文旅局艺术科介绍,该剧是2025年“草原文化名城”系列驻场演出中唯一一部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的话剧。剧场被改造为19世纪美国郊区的马戏团帐篷,观众进入后需在70分钟内完成“搜证—推理—投票”任务,剧情走向由实时投票结果决定,单场可触发6种不同结局。导演杨帆表示,团队在原版基础上新增了2条支线人物,并调整了魔术环节的触发逻辑,以应对高频次演出带来的观众“剧透”风险。
技术层面,剧场动用了24路隐藏音响、360°LED环幕与可升降的“镜框式”舞台,配合近景魔术中的冷热光源切换,使观众在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剧情声场”之内。呼市消防支队对场地进行专项检查后,确认该装置可在3分钟内完成断电平层,符合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规范。
《帷幕之上》的驻演也带动了周边夜间经济。大盛魁园区统计,七月以来,园区餐饮商户营业额环比增长37%,其中演出散场后的22时至24时成为新的消费高峰。文旅局计划以该剧为核心,串联“昭君博物院夜游”“塞上老街非遗市集”两条动线,形成一条完整的夜间文化体验链。
票务方面,本轮九月档期仍设99元普通票与158元VIP票两档,后者含提前入场、角色伴手礼及魔术互动优先权。官方购票平台显示,开票48小时内9月2日至10日的场次已售罄,其余时段余票低于30%。为避免二级市场溢价,主办方启用了实名制入场,并增设现场身份抽检。
业内观察人士指出,沉浸式演出在北方城市长期面临季节与消费习惯双重考验。“能连续三个月驻场,说明呼和浩特已初步形成稳定的文化消费人群。”内蒙古艺术学院戏剧系教授乌日娜认为,该剧把魔术与叙事结合,降低了观众对沉浸式戏剧的接受门槛,为草原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驻演模板。
演出期间,剧场每日安排14:30、19:30两场,每场限定120名观众。观众需提前30分钟到场寄存电子设备,以保证体验完整性。文旅局提醒,因场内灯光变化频繁,不建议8岁以下儿童及患有幽闭恐惧症的观众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