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晚,《歌手2025》第四轮淘汰赛在长沙完成录制,王力宏以帮唱嘉宾身份登台,与首发歌手合作改编经典曲目,现场实时投票显示该轮综合得票率突破91%,节目播出后微博同名话题阅读量在4小时内破3亿。外籍歌手方面,法国电子女声Lenoir与格莱美获奖制作人合作,首次将实时AI声纹合成技术搬上国内综艺舞台,技术团队在后台用32通道阵列麦克风捕捉人声,通过云端GPU在0.8秒内完成和声渲染,引发业内对“人机共演”标准的讨论。
据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总编室披露,本季赛制取消了既往的“补位”与“突围”阶段,改为“单循环+积分清零”的双阶段结构:第一阶段八位首发完成七轮竞演后积分清零,第二阶段再邀四位帮唱歌手与在线选手随机配对,最终积分最高者获“歌王”候选资格。该设计被音乐制作人刘卓解读为“把悬念压到最后一分钟”,同时减少因歌手档期冲突导致的退赛风险。
王力宏的现身并非临时起意。节目音乐总监陈伟伦介绍,团队在筹备期列出一份“华语男歌手声压图谱”,通过频谱分析发现王力宏在C5以上高音区仍有稳定共鸣,与首发阵容中两位擅长中低音的女声在声学层面互补。彩排监测数据显示,两者合唱时现场声压级比单人演唱提高3.2dB,观众心率监测曲线的波动幅度同步增大,印证了“生理共振”理论在大型棚内节目的可验证性。
Lenoir的演出则把技术验证推向另一维度。节目组与巴黎IRCAM声学研究所合作,在舞台上方搭建6组波束成形音箱,AI生成的和声不经过主扩声系统,直接定向投射至观众席,避免传统返送造成的相位抵消。现场声学顾问刘一指出,这种做法首次在综艺录制中实现“部分观众专享和声”,其技术路径与沉浸式影院中的“个人声场”同源,但延迟控制难度更高。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收听收看中心发布的即时评议提到,本季《歌手》在技术呈现上已接近国际一线音乐节标准,但版权©️管理仍存灰色地带:Lenoir使用的AI合成素材中,有部分采样来自上世纪70年代迪斯科唱片,其版权©️归属涉及已解散的意大利厂牌,如何界定“算法再创作”的边界,或将成为后续行业规范的重点议题。
截至发稿,节目组未公布决赛直播时间,仅透露“第二阶段不排除增加观众可实时投票的即时对抗环节”。业内人士分析,若该环节落地,意味着《歌手》系列将首次把“实时互动结果”计入最终评分,这在国内季播音乐综艺史上尚无先例。北京邮电大学交互媒体实验室主任李沁预测,如果交互投票延迟能控制在300毫秒以内,理论上可实现“万人云合唱”与现场歌手的同步,但网络抖动和版权©️监控仍是工程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