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本来是想借《生万物》的热度,来一场“后浪拍死前浪”的戏码。可结果呢?刚播三天,口碑就崩塌,剧方估计自己都懵了。
为什么会扑得这么惨?
编剧要背锅,剧情拖沓、人设单薄,确实劝退人。但真正让观众出戏的,是袁姗姗那张“科技脸”。现实生活里,这样的脸顶多就是有点肿、有点假,笑比哭还难看,但交朋友过日子倒不至于影响什么。可放在电视剧里,尤其是抗战剧这种要求真实感的题材,一张僵硬毫无表情的脸,直接毁掉氛围。镜头一给特写,观众瞬间出戏,苦心营造的年代感全被打碎。
可能是因为被拿来和《生万物》比较,观众又掀起了二刷热潮。这次像看《甄嬛传》一样,网友们拿着放大镜扒细节。结果真扒出不少东西。有人发现秀秀出嫁时对镜戴耳环,镜子里的倒影竟然变成了妹妹苏苏。第一次看以为是转场,二刷才懂:这是导演用镜子暗示命运,最后嫁给费文典的,其实是妹妹。还有人重看封二临死前的独白,依旧哭成泪人——既是不舍角色,也被他对土地的深情所打动。更有人扒出,《生万物》片头演员表一开始根本没有迟蓬的名字,还是她凭演技出圈、观众喊话,剧组才临时补上。这种“看人下菜”的操作,赤裸得令人无语。
如今的『娱乐圈』️,早已不是“演技为王”。流量、话题、关系、资本才是通行证。张可盈就是例子,母亲是张凯丽,虽然没陈飞宇那样高调,但资源同样不差——《老酒馆》里和陈宝国、秦海璐对戏,《幸福到万家》里演『赵丽颖』的妹妹。演技还未站稳,就已经拿到一个个亮眼角色。那尔那茜更夸张,《封神2》《长安的荔枝》这种顶级大制作里频频露脸。
资本的荒诞不止于此。在《生还》试映会上,导演高群书居然大赞一个富二代演员:“家里有十几亿,还来体验战争残酷,真敬佩。”话听着像夸,细品其实是在自曝:拼的不是实力,而是背景。
如今想拿好资源,早已不看努力和演技,而是资本护体、人情开路。哪怕脸僵得只会干瞪眼,也有人捧。可观众不是傻子,资本的套路早就一眼看穿。张可盈在《幸福到万家》一出场,就被狂吐槽。那尔那茜眼看要上一线,却被扒出高考179分、靠“委培”进戏剧学院,学历造假被实锤,直接凉凉。《生还》导演更惨,拍的是抗联烈士的牺牲,却反手捧资本女儿,电影还没上映就口碑翻车。
有人会说:这是不是“仇富”?其实不是。仇富,是单纯看不得有钱人。而观众的愤怒在于“德不配位”。迟蓬这样的好演员,起初连片头署名都没有;而烂演技的演员却能霸占C位。观众吐槽揭穿,这不是仇富,而是对不公的反击,是对艺术的尊重和对行业公平的期待。
幸好,观众的声音不是空气。刘琳在《父母爱情》后又出演多个经典角色;『蒋欣』凭《小巷人家》斩获白玉兰最佳女配角奖;迟蓬凭借接地气的演技赢得满堂彩,名字也终于出现在片头。这些不是资本的施舍,而是观众口碑硬生生砸出来的尊重。
一巴掌扇得响亮,或许不能叫醒所有装睡的人,但至少证明:水军可以刷票,弹幕能控评,可谁真在演戏、谁在滥竽充数,观众心里门儿清。烂剧靠营销也就撑三天,好演员的春天,却是观众一票一票投出来的。资本再折腾,也挡不住一句实话:
戏,是演给老百姓看的,不是给数据表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