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郭德纲』给 80 岁的金文声补办拜师礼——“西河大鼓”门里的正名仪式。
于谦、李菁、高峰,西装长褂,排排跪,闪光灯咔咔响,现场红红火火。
谁料,仪式开到一半,噩耗炸进来:
“相声泰斗马季先生,突发心脏病去世!”
一分钟后,记者集体跑路,长枪短炮全去抢“马季去世”头条;
留『郭德纲』一个人站在台上,拜也不是,停也不是,尴尬到脚底抠穿地板。
更炸裂的,是后台传出那句“私人聊天”:
“老马死得真及时,这下『郭德纲』的热闹算黄了,哈哈!”
——据说,笑声最响的,是某几位天津同行,当天也来“观礼”。
现场二十多个记者,耳朵都竖起来;
十几年过去,终于有人把这段录音放给『郭德纲』听。
老郭当场黑脸:
“原来在我拜师这天,有人给马季先生‘鼓掌送行’,也顺手给我送了份‘大礼’。”
一条人命,一场喜事,就这样被当成“搅局工具”。
这不是八卦,这是活脱脱的人心现形记。
『郭德纲』没点名,但录音里那几声笑,早被现场耳朵“定位”:
“津味茶馆”出来的两位“某老师”,一个捧哏、一个逗哏,当年在天津小剧场专拿“反郭”当包袱,场场满堂彩。
最有意思的是,这俩人前脚刚在报纸📰上发表《相声要正本清源》,
后脚就跑到北京“观礼”,嘴里说着“学习”,兜里揣着自家剧场的宣传单——
『郭德纲』拜师一上头条,他们就能蹭热度卖票,算盘珠子崩我一脸。
马季去世消息一进来,别人惊愕,他们眼睛瞬间放光,
后台小声议论被记者录音截得清清楚楚:
“老马这一走,明天的版面全是他,『郭德纲』这场拜师算废了!”
“妥了!咱回去能加一段——‘相声大事,还得看天津’!”
死人热度都敢蹭,同行喜事当丧事发,
这不是嘴损,是心坏。
更离谱的是,当晚这二位真把自己小剧场海报改了:
“沉痛纪念马季大师——津味相声专场,限量售票!”
一天时间,丧事票钱都挣上了,
还顺手把『郭德纲』的“喜事”踩成“不懂分寸”。
所以说,『郭德纲』后来那句“有些人,不配叫先生”,
不是骂街,是点名——
先生先做人,人都不做,配什么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