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挂帅》树立行业标杆,『宋轶』《与晋长安》演绎女将军遭吐槽
近年来,古装剧市场似乎对“大女主”人设情有独钟,但实际呈现效果却往往“差强人意”。“大女主”的本质是“女频剧”,而在众多角色类型中,“女将军”这一设定近年来越发受到关注。
本年度的古装剧可谓是“女将军”的扎堆出现,『周也』和『宋轶』先后在剧集中饰演了此类角色。然而,『宋轶』的将军扮相却遭到了观众的广泛批评,被指责缺乏气势,身材条件也未能撑起“将军”的威仪,与当年苗圃饰演的“穆桂英”相比,差距显而易见。
在《与晋长安》播出前,观众对该剧的期待值颇高,作为主演之一的『宋轶』,其演技和古装扮相在过往的作品中已得到证明。此次她挑战全新“威风凛凛”的女将军角色,本应令人期待。然而,当观众看到她的将军造型时,却大感失望,直呼难以接受。剧中,『宋轶』的形象更像是一位亲切温婉的“知心姐姐”,而非叱咤风云的女将军,丝毫未展现出应有的霸气。她的举手投足间,时常不自觉地“捏小拳拳”,其表达意图令人费解。
一个真正的将军,无论坐姿、站姿还是走姿,都应散发出强大的气场。『宋轶』的坐姿略显妖娆,站姿则显得过于纤弱,而走姿更是夸张,与其说是将军,更像是T台上的模特,缺乏军人的挺拔与力量感。观众普遍认为,无论是男将还是女将,都应具备武将身份所特有的力量感和威严。『宋轶』本人似乎与“女将军”这一设定并不契合。她脸颊清瘦,身材纤弱,这样的形象更适合扮演“大家闺秀”,而非统帅千军的女将军。
在打戏方面,女将军不仅要擅长指挥作战,自身也应具备一定的武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尽管电视剧中不必追求真实的武艺,但至少打戏场面应展现出真实感和力量感。『宋轶』的打戏全程给人一种“肌无力”的感觉,缺乏应有的力道和杀气,许多场景还需要男主角🎭️的配合才能完成。她所演绎的女将军,存在着深刻的违和感,是典型的人设崩塌。更不用提她穿上军装的造型,可谓“辣眼睛”。瘦弱的身材无法支撑厚重的盔甲,显得不伦不类,宛如孩童误穿成人衣裳。
或许有人认为,影视作品中难以找到“完美”的女将军,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苗圃在《穆桂英挂帅》中塑造的穆桂英,便是极佳的范例。这部剧当年红极一时,甚至到了祖辈都耳熟能详的程度。苗圃饰演的穆桂英,从一个不务正业的“野丫头”成长为威震天下的女将军,其形象更加健朗,充满气势,完美契合了征战沙场的状态。
《穆桂英挂帅》中的打戏贯穿全剧,甚至包含了高难度的骑马作战场景。据传,苗圃亲自上阵,经历了无数次摔倒,才最终呈现出精湛的打戏效果。观其挥舞兵器与敌人缠斗,能直观感受到将军的力量感,眼神中的杀气几乎要溢出屏幕。那一刻,苗圃与穆桂英仿佛融为一体。
此外,苗圃穿上盔甲后判若两人,将一个野丫头蜕变为战场上气势恢宏的大将军。她的演技精湛,眉宇间自带英气,眼神戏更是令人赞叹。无论是面对爱情时流露出的少女情态,还是面对敌人时的“愤恨”情绪,都拿捏得恰到好处。《穆桂英挂帅》讲述了穆桂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野丫头,一步步成长为统帅三军的女将军的全过程,观众在观看时,仿佛亲历了她的“成长之路”,代入感极强。
如果国内影视圈要拍摄“大女主”剧,真心建议借鉴《穆桂英挂帅》的成功经验,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大女主”。不少国产“大女主”剧,其核心内核实际上仍旧是谈情说爱。
近年来,“大女主”剧数量不少,但以“女将军”为题材的剧集并不多,而今年却一口气推出了两部:《锦月如歌》(『周也』饰)和《与晋长安》(『宋轶』饰)。这两部剧仿佛出自同一套流水线模具,表面上营造“女强男弱”的格局,实则暗地里大肆谈情说爱,仿佛没有恋爱情节,剧集就不完整。导演和编剧似乎热衷于安排女主角🎭️陷入危险,再由男主角🎭️前来拯救的桥段,却忽视了女将军完全可以自救的可能。或者,只是为了满足观众对“工业糖精”的需求?
与其将精力花费在不必要的感情戏码上,不如在选角环节更加用心,选择真正符合人物设定的演员。仅仅依靠流量和热度来选角,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观众也难以买账。『宋轶』并非演技不佳,只是“女将军”这一角色对她而言确实不太适合。她身穿盔甲的形象,总会让人出戏。更重要的是,她似乎未能完全沉浸在角色之中,剧中奔跑时的小碎步,更是令人难以置信。哪位女将军会那样跑步?恳请编剧和导演,在保护观众眼睛的同时,也请真实地塑造角色。
『宋轶』的演技已得到观众认可,其长相也十分适合古装剧中的大小姐等温婉角色。她在《庆余年》中饰演的“范若若”,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其温婉的气质令人印象深刻。相较之下,『宋轶』与苗圃在“女将军”这一角色上的适配度,苗圃显然更胜一筹,当年《穆桂英挂帅》的广泛影响力已足以说明一切。
此次『宋轶』遭受批评,很大程度上是剧本和导演的失误所致,演员的表演离不开导演的引导。最后,希望国内部分导演和编剧,如果无法拍出合格的“大女主”剧,不妨将其交给更专业的人来完成,或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