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杨君 中央电视台资深媒体评论员,节目主持人
媒体人物:史蒂芬 · 斯皮尔伯格 ,美国电影 导演 和『制片人』,他被列为电影业最有权势和影响力的人物
杨君:享有一定国际声誉的中央电视台著名媒体人,著名节目策划、主持,也被称为国内少有的复合型媒体『明星』️。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也是北京广播学院电视专业的第一位电视传播学硕士,为中央电视台第一位被派驻美洲东方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曾主持央视《世界经济报道》《纪实十五分钟》和《半边天》等多个栏目。
1999年开始出版媒体专著《英雄三部曲》(《英雄》、《现在》、《笑容》),由于形象时尚,风度气质俱佳,温和与智慧并存,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被称为央视“智嘴”,国际著名大家金庸为《笑容》亲自写序,对杨君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多次出任中国电影电视发展高级论坛主持人并当选主席,2001年获得“新世纪百名杰出女性♀️”称号,并成为今日霍州“环球20位最有影响力的世纪女性♀️”仪式上唯一的颁奖嘉宾,影视传播学作品被译为17国语言。
2002年入选WHO'S WHO世界杰出职业女性♀️,2002年10月出任香港“两地影视业大型交流活动”主持人,2003年3月8日世界妇女节,中国邮政发行了杨君“笑容”系列邮票及首日封。杨君被国内外媒体称为近年来中国影视界的焦点人物之一。
《杨君访谈媒体人物》、《杨君访谈国际媒体》介绍
媒介、思想、碰撞,当今媒体风云人物,谁在说?作为北京广播学院电视传播学专业第一位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杨君坚持传播学研究达26年之久。
杨君1990年成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传媒学专业第一位硕士研究生,1992年因品学兼优成绩优异获得国家教委研究生奖学金和三台奖学金研究生毕业分配到中央电视台工作,以媒体评论员的犀利笔锋撰写大量以媒体为内容的调查及评论,首次提出电影具有媒体属性的观点,同时指出应将媒体的范畴包含八大传播媒介——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杂志、图书、音像、网络等。提出以媒体事件中的典型人物作为研究个例来纵向集纳考察中国及世界媒体发展的观点,并加以成功实践。
《杨君访谈媒体人物》、《杨君访谈国际媒体》是我们准备了三年之后隆重推出的国际国内几百位媒体顶尖人物的大型访谈,以前沿、客观、发展、国家、国际的眼光考察中国媒体走向,有权威人士预计该访谈的推出和媒体人物的成功思想将对中国媒体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和影响。
嘉宾简介
史蒂芬 · 斯皮尔伯格 曾经三次荣获 奥斯卡奖,并且是有史以来电影总票房最高的导演 ,他的电影已经创造了100多亿美元💵的国际总票房。《福布斯》杂志估计 斯皮尔伯格 的净资产大约为30亿美元💵。2006年,《首映》将他列为 电影 业最有权势和影响力的人物。他位列《时代》“本世纪最伟大的一百人”名单中,并在二十世纪末被《生活》杂志评选为他那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1946年12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美籍犹太裔导演、编剧、『制片人』,美国国防部卓越公共服务奖章获得者。
1974年,完成了个人首部电影长片《横冲直撞大逃亡》。1975年,执导了惊悚电影《大白鲨》,凭借该片获得了第33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提名]。1981年6月12日,拍摄的动作冒险电影《夺宝奇兵》上映。
1982年6月11日,执导的科幻家庭电影《外星人E.T.》上映,凭借该片获得了第40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提名。1985年12月18日,执导的剧情片《紫色》上映。
1993年6月11日,拍摄的科幻冒险电影《侏罗纪公园》上映;11月30日,执导的战争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上映,凭借该片获得了第51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和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1998年7月24日,拍摄的战争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上映,凭借该片获得了第56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和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2002年6月21日,执导的科幻悬疑电影《少数派报告》上映,由此获得了第29届土星奖最佳导演奖。
2005年12月23日,拍摄的惊悚电影《慕尼黑》上映。2009年1月12日,获得了第66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终身成就奖 。
2012年11月16日,拍摄的传记电影《林肯》上映。2015年10月16日,执导的传记电影《间谍之桥》上映。2018年3月26日,拍摄的科幻冒险片《头号玩家》首映。
2022年11月,获第73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
01
斯皮尔伯格的读写障碍经历
斯皮尔伯格的读写障碍:从童年阴影到世界舞台
在电影史上,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以其卓越的导演才华和令人惊叹的作品享誉全球。然而,这位电影巨匠的成长之路并非坦途。斯皮尔伯格童年时期面临的读写障碍和同学的欺凌塑造了他特殊的电影感知和成就。他曾在童年时期面临读写障碍的困扰,甚至因此受到同学的欺凌。正是这段不寻常的经历,成就了他今日的辉煌。
◉ 童年的电影梦
在这场与电影的邂逅中,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童年充满了挑战。面对读写障碍的困扰,他甚至曾受到同学的欺凌,但这些困境并未将他击垮。相反,他斯皮尔伯格12岁时便投入电影制作,并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为未来的职业奠定了基础。小时候他观看了大量不同类型的电影,如西部片、战争片和科幻片等,这些影片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十几岁时拍摄的作品,大多是对这些影片的模仿和学习。这段童年经历,无疑为他日后成为杰出导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在他后来的著名作品中找到了鲜明的印记。
◉ 电影成就
进入电影行业后,斯皮尔伯格用镜头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他通过电影作品如《ET》和《拯救大兵瑞恩》展现了其作为导演的卓越才华。《ET》中的小男孩艾利奥特,性格内向孤僻,却在故事中与外星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人工智能》中,智慧的『机器人』️如同那些“与众不同”却渴望融入社会、身形庞大却默默无闻的读写障碍者:他们因不被广泛理解而孤立,只能彼此慰藉,寻求温暖。
《七宝奇谋》中的主角🎭️们,同样是一群不按常理出牌的孩子们。这样的灵感,显然来源于他童年时与一群“小傻瓜”玩伴的欢乐时光。
◉ 家庭与支持
尽管面临读写障碍带来的重重挑战,斯皮尔伯格却始终保持积极心态,从不将自己视为“受害者”。斯皮尔伯格感恩于母亲和父亲的无私支持,他们的关爱对他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母亲耐心教导他英语,而父亲则负责辅导数学和历史。这两位至亲在助力他跟上学习进度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的关心与支持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
◉ 阅读方法与信念
在我所从事的行业中,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阅读书籍和剧本而言。尽管我的阅读速度相对较慢,需要花费大约2小时45分钟才能读完大多数人1小时10分钟就能完成的内容,但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并学会了调整。斯皮尔伯格以慢速阅读达到深入理解,并分享了应对读写障碍的简单信念。如今,我能够在3小时内读完120页,这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 传递给后人的信息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向面临读写障碍挑战的人们传递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信念:斯皮尔伯格鼓励正在经历读写障碍的人们不惧困难,坚持追求梦想。无需畏惧,读写障碍并非可怕的疾病或“不治之症”。你并不孤单,因为许多人同样在与之抗争。尽管你的生活将长期受到读写障碍的影响,但你可以像在雨中飞速奔跑那样,穿越重重困难,抵达梦想的彼岸。这份信念坚定地支撑着你,使你勇往直前。
摘自《杨君访谈国际媒体》